分卷阅读5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萧王爷亲率萧家军在津阳城外与二王作战,萧世子平定了京城乱局后又率兵出城,与萧王爷对二王进行前后夹击,短短两个月就解决了战事,俘虏了二王,将这场史称“二王之乱”的事件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

萧王爷被群臣迎进京城,而萧世子继续带兵平定南方的祸乱,在萧世子一系列政策的宣扬下,不少暴动的灾民主动投降,返回原籍,而原来一批由海上登陆的水军则受命前往沿海地带,一面召降义军一面对抗祸乱沿海的贼寇。

第76章 番外

番外

除了拥戴二王的死忠,其他的大臣纷纷恭请新皇登基,在他们看来,这天下萧王爷比廖家剩下的血脉更胜任这个位置,也或许是廖家坐拥这江山不过几十载,尚未能足够的深入人心,而萧家无论是在前朝末期新朝初建时,还是后来数十年坚守边关,都是战功赫赫,北地也是上下一片和谐,萧家比廖家更有资格坐拥这片江山。

太、祖尚未登基时,是萧家军打溃了前朝的军队,才打下了新朝的根基,彼时外族叩关,是萧老王爷义无反顾地率军奔赴边关保家卫国,留守在后方的太、祖趁机登上皇位定下大势,并大封萧老王爷,这才让拥护萧家的人按下不服之心。

然而廖家的子孙让众臣失望,只顾争权夺利而置百姓的死活于脑后,本以为陈王是个好的,可随着一件件事的揭发,陈王的狼子野心与不择手段让人心寒,勾结外族,养寇为患,这样的人如何能让天下百姓信服,如何能让群臣交付忠心。

在大臣纷纷恭请萧王爷登基以安天下百姓心的时候,萧王爷却在京城萧家别院中紧闭门户,外面有重兵把守,大臣想进都进不了,并且萧王爷丢出一句话说:“老子就这么像是给他廖家擦屁股的?”

萧王爷这是什么意思?别院外面的大臣面面相觑,弄不明白萧王爷到底什么想法,至于萧家其他人,一个在南方平定祸乱,一个仍在北地主持大局,其他的家眷也仍旧留在北地定北王府内,他们想找个说通的人都找不到,可把一些年纪一大把的老臣急得满头大汗。一日没有新皇登基,政务就无法展开,一天天增加的折子都等着批阅,下面的人可都眼巴巴望着呢。

这样“蛮不讲理”的萧王爷让文采口才再好的大臣都没有发挥的余地,也得萧王爷给他们这个机会啊,可他人都不露面。

没法子,一些大臣想出了个法子,去信给身在北地的四公子,北地的消息对京城来说也不是封闭的,世子虽是世子,可真正能说动萧王爷的非这位四公子不可,于是一通声情并茂的书信送到了萧谦手里,看得他笑叹连连。

也只有他和大哥知道父王为何会说出那样的话,勾通外敌牵制萧家甚至想要将萧家连根拔除,并非只是陈王才有的想法和举动,老皇帝早就做过同样的事了,甚至比陈王做得更成功。当初祖父登基的声望比那老皇帝更高,这让老皇帝如何不着急,于是与陈王一样,召来了外敌来牵制拖住祖父,那一场大战,萧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萧谦的几位叔伯都死在那场战事中,就是祖父也身受重伤影响了寿数,当从外族口中得知真相时,那时老皇帝已经登基,萧家不得不含恨忍下,还要做出臣服的姿态。

后来他知道陈王的行径,暗道不愧是老皇帝的血脉,果然是一脉相承的,只是陈王的行径能够揭发出来,老皇帝做下的卑劣行径却只能永远湮没在历史中了。

萧家蛰伏了这么些年,不是要坐上他廖家大厉朝的皇位,依旧让廖家人坐在萧家头上。

就在京城大臣的期盼中,一份来自北地折子飞速地送到了京城进了萧王府的别院,并在同一时间,这份折子的内容迅速在京城内外传扬开来。

这份折子出自徐敏庆的手,而徐敏庆的另一个身份,南地上下也早已知晓,并随着慎之书肆规模的日益扩大,就连南地也颇有声望,南地文人起初对他还抱着质疑的心态,然而随着慎之书肆在文人中的影响逐渐扩大,这些人再提起他的名字,则要称一声无愧于江大学士的后人,有先祖之风,这话传到边城江策的耳中,让他险险气得吐血。

折子中措辞诚恳,言道萧王爷不登基便是有负天下归顺的万民,此时的天下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萧王爷不登基,内无法安定南地百姓的心,让他们重回水深火热之中,外,则无法震慑关外虎视眈眈的蛮族,就在萧王爷率兵南之之际,关外多个部落联手,边关战事再起,唯有萧王爷顺应民心登上高位,才能以正义之师给予外敌以痛击。

此番言辞凿凿,让京城内外对萧王爷登基的呼声更高,尤其是南方的百姓,世子所过之处颁下的一条条减赋和重分田地的政令,以及狠狠斩杀了一批贪官污吏,让百姓对萧王爷的支持再升一个台阶。

折子的下半部分却笔锋一转,婉转地提及新朝的国号,萧王爷登基乃万民所盼,天下归顺,因此理当回归正统,重启大周朝的盛景,让四海归于一心,八方来拜!

朝臣这时才明白萧王爷的心思,不知该不该顺着折子上的意思来办,而文人则被折子后面所描述的盛世所吸引,对徐敏庆提议的国号再赞同不过,此时朝臣再反对也无用,只得顺应民意,着礼部准备新朝新皇一应登基事宜。

他们不同意也不行,否则甭想让萧王爷出那个院子,他们也进不去。

萧王爷在群臣一请再请之下终于现身,数月后,成为大周朝开朝皇帝,史称周□□,随着新皇的登基,便是大封天下,新朝一扫旧朝的暮气,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新皇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就是敕封原来的世子为太子,群臣无人反对,因为太子仍在外,除了领兵平乱外就是整治遭灾地区,从北地调来大批水泥重筑河堤,在民间的呼声极高。后其二子与四子皆封王,分别为诚王与睿王。

随后是封赏随萧家打天下的功臣,其中对徐家兄弟的封赏尤为醒目,徐北被封为安宁候,徐敏庆则封为文定伯,一候一伯令人大为羡慕,然而二人的功绩又是实实在在的,成为新贵的兄弟二人成为京中众多人士追捧的对象,尤其是二人皆未成亲,上门提亲的人说是把门槛踏破了都不为过,吓得徐北连忙带了徐敏庆逃一般地回了北地。

睿王因身体原因仍留在滟州城王府内,只不过现在的定北王府改成了睿王府,皇帝赋予了睿王极大的自主权,诚王则自请领兵驻守边关,此前皇帝领兵南下蛮族趁虚叩关,正是诚王与一众心腹老将坚守边关。

许多年过后,北方依旧流传着睿王与徐姓两兄弟的传说,睿王是伯乐,慧眼发现徐北这个庄户人家出身的千里马,没有睿王,便没有后来的安宁候。后来也有研究这段历史的人说,没有安宁候,也许大周朝的开朝也不会有那般的顺利,或许要往后推延许多年。

有诸多史实表明,最初北地的确缺粮,幸亏有突然出现的大批粮食解救了北地的困境,让大厉朝廷的阴谋没能得逞,但除了有后来的皇商之家万家在南边调集了大批粮食的行迹外,并没有任何痕迹显露这批粮食是如何从南边运往北地的,但许多证据都表明安宁候与这批粮食出现在北地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其凭借一人之力是如何运送的,只能用神秘二字来形容。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