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在朱由检颁布了诏书之后,京城之中猛然就多了许多的锦衣卫,这些锦衣卫面孔大臣们都不熟悉。可是与那些曾经已经要置于东厂之下的锦衣卫不同,在魏公公被圈了之后,东厂的威信猛地就降了下来,有一些人已经莫名其妙的不见了。

而这些锦衣卫们的身上多了一种他们不曾见过的肃杀之气,好像与恶鬼做了交易一般,带着地狱的味道。

几乎是一夜之间,大臣们都明白了,大半个月前皇上新任命的雨化田,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有些善于联想的人,已经追忆起了西厂的事情,那个权倾朝野,将东厂压榨的喘不过起来的汪直。没有想到在百年之后,有了一个与他大为相似的人物又出现了。可是这次不再是太监掌权的西厂,而是变成了外臣的锦衣卫。难道太.祖时期的锦衣卫又回来了?!

要说朝局与当年已经不一样了,但是天启帝退位,新帝尚未正式登基之前,这样的气氛只能说明一个情况,皇上对他们不放心,那些老账你们心中自己明白,该认错的就交代了吧。

朱由检在乾清宫中,他也是被朱由校不和常理的雷厉风行给弄傻了,“皇兄,你干嘛要急着搬走啊!弟弟没有想要……”

朱由校今日挥退了所有的人,只留下了朱由检,还有一个雨化田守在了乾清宫外。“不要说你不愿意做这个皇上,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我还是能看出来的。”

朱由校深深看向了朱由检,这个五弟,他是真的宠爱,幼年的时候他们也曾经戏言过,哪一天会有尧舜禅位之事,而当日的戏言已经成真。不过,朱由检已经变了,不再是从前的五弟了。

虽然,他依旧是真心关爱着自己这个兄长,虽然他也没有不臣之心,但是变了就是变了。说不出来具体的,但是朱由检的身上偶然会有一种过于冷静的理智,就像是俯视着茫茫苍生,已经看穿前后五百年。

自己确实不聪明,但是不聪明的人往往有一颗敏感的心,能感觉到隐藏在迷雾下的真相。区别在于,想要知道,还是不愿意知道。

就像是由检,他确实不愿意做这个皇帝,这个皇位就是束缚住了他的自由,但是他也不愿意自己继续坐着这个皇位,因为这束缚住了大明的未来。

皇家中人本来就不应该随心所欲,自己错就错在过于任性。本来就无心皇位,而在这个时候,却难遇到了一个心中有天下的弟弟,那么何不成全了他。“由检,你愿意不愿意,或者说信王愿不愿意,事到如今已经不重要了,只是为兄有一句话要对你说。你做了皇帝之后,不能像我一样,再去放任感情地相信一个人,这会是误国的开始。但是,为兄也希望,你能敢去相信一个人,也能被一个人相信,这才会让你不只是皇帝,还是朱由检这个人!”

☆、第四十六章

朱由检的登基仪式十分仓促,也没有什么奇异的天象出现,在朱由校的退位诏书颁布后的第七天,就正式成为了新一任的皇帝。而朱由校已经快速搬出了乾清宫,这位太上皇遣散了后宫,只带着皇后一人住进了东六宫里,其实他们夫妻两人也用不着这么大的地方。而朱由检那里的人口也很简单,后院里面就三位,按照朱由检的意思,是绝对不会有新人进来。还好现在不是清朝的时候,大明没有要把大臣家的女儿都弄进宫的习惯。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换了一个新皇帝,这个朝局自然是要动一下。然而应该怎么动却是一门很有学问的事情,朱由检上辈子也没有做过官,但是他有并不科学的外挂两位。这天夜里他与雨化田、吴无玥三人在乾清宫的偏殿,对着一大堆资料眉头紧锁。不到这个位置不知道究竟有多难,现在的情况是到处都有问题,而要找到一个切入口。

“隐之,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有四个,官员不作为、朝廷没钱了、粮食与天灾、后金不太平。”吴无玥高度概括了眼下的困境,“古来有训,攘外必须安内,所以后金的问题在现阶段排在最后,而最重要的是让政令如何有效的贯彻下去,才是当务之急。”说白了要用为皇帝干实事的人,而不是那些阉党或者清谈之人。

“我已经与皇兄商议了,明天就对客氏的罪行下诏处置。”朱由检想到了现在完全被禁闭在后宫之中的魏忠贤与客氏,因为他们在深宫之中,而且皇宫中也经过了一次大清洗,许多的眼线都已经死的干干净净,那二人也就没有机会与外头有过任何联系,做不到串联起来相互帮忙了。“皇兄是下了死诏,客氏祸乱宫闱,逼死宫妃,混淆皇室血脉,赐一丈白绫。”

吴无玥的眉头没有因为客氏的定罪而松开。要说先不论魏忠贤,而是用客氏开刀,也是有深意的。客氏是天启帝的奶娘,有着养育之情。死诏一出就表明天启帝对客氏的恩情已经消失殆尽,那说明对于魏氏一党,两个皇帝都已经不再会留半分情面。这是发出了一个鲜明的信号,而后下面的那些人就会闻风而动,应该弹劾的弹劾,应该揭发的揭发。

“隐之也应该知道,朝中有不少的官员依附魏忠贤,这个数量之广恐怕不是一点点。有些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像是民间也都知道的阉党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流,必须要清除了,才能不被束缚手脚。但是还有一些人就不好说了。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从去年六月之后,浙江巡抚潘汝祯开启了为魏忠贤立生祠这个荒唐的大口子之后,连凤阳皇陵边上他们都没有放过,也都建了魏忠贤的生祠。我估摸算了一下,就有快要四十多处了。先不谈里面究竟有多少人是迫于形势,可从这里头就能发现,如果真的要把所谓的阉党都给清理了,那么朝廷上下也剩下不了多少人了。”

“魏忠贤是不会死的。”朱由检给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朱由校这次是狠下了心,连自己的奶娘都亲手下了死诏,但是对于这个骗了他几乎大半辈子的人,一定要他生不如死地活着,才能解心头之恨。“虽然说除恶务尽,但是善与恶是要有对比,才能看地清楚。若是把恶都给弄没有了,那些善说不准也就是恶了。”

朱由检说的正是明史上,崇祯对于阉党处理的情况。崇祯对阉党之恨太深,几乎把底下凡是与阉党二字沾边的人都给弄走了,剩下的那些许多人都是光说话不办事的东林党,这可不是好事。朝政二字,从后来广为人知的明珠与索额图身上就能看出,制衡一词的重要性。

吴无玥对朱由检的大局把握还是十分的认同,朝廷之中没有阉党,也会有其他的党,要是一竿子打死了,谁保证剩下的一群人不会坐大。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党同伐异引起的党争。虽然在天启朝年间已经有着十分严重的打压事件,造成了许多的冤狱的发生,但眼下不是彻底拔除的好时机。不是他抱怨,留下的人多是东林一系的,这群人里面能做实事的人少,清谈之客太多。

“所以,连同客氏的死诏,明日对于崔呈秀一干人等的罪状也会在朝会上宣读。但是阉党之案不在大理寺、都察院、刑部进行,锦衣卫会全权负责,希声你要辛苦一下了。”

朱由检何尝不知道明朝厂卫的特殊地位。锦衣卫代皇帝掌管着“诏狱”,也就是皇帝是有判定重大案件的特权,由锦衣卫实行。从锦衣卫的卫所位置在洪武门的内右侧,对比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就可以看到这种设定之初,锦衣卫是为了方便皇帝传召和控制。

然而这样独立于国家司法系统外的锦衣卫,若非眼下是关键时刻,而朱由检又相信雨化田绝不会与魏忠贤之众有纠缠,也不会受到他们牵制,要事急从权,那朱由检也不希望这样的特权泛滥。

雨化田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贴切地说现在算是乱世用重典,因为刑部尚书苏茂相、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大理寺左少卿潘世良,都是长期追随魏忠贤的人。要是真的让三司来议定案情,想要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干净,不知道也拖到什么时候。同时他们为了保全自身,也会降低逆案的规格。你想上面的人判的轻了,下面的人也能少受点罪。

如果没有自己出现,也许朱由检会广开谏言之路,挑选一批新的御史,然后开始让大家相互找茬。可是如此一来,很可能发生吴无玥担心的政治清算失控。

“隐之从大火中取出来的那些证据,我也跟进查证了。”雨化田是这次办案的关键人员,等到明日朱由检关于客氏的死诏一出,估计安静的日子就没有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里面涉及的人员不少,先要将领头的人拿住,后面的一步步来。”

“不过有一件事情,隐之还是要事先告诉我,在洛阳遇袭中,那个半大小子你打算怎么办?重要的是,你们的谋划里头那只弩.箭,究竟所欲何为?”

雨化田一直没有提起这个事情,就连朱由校现在也不知道当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暴民围攻被视作是魏忠贤的圈套。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朱由检真的只是为了想要对付魏忠贤?他隐隐也有了一个猜测。

雨化田不相信吴无玥的计谋只是到了这一步,这人来历成谜,不该懂的都懂了,又怎么会简单只想要扳倒魏忠贤。“隐之前面曾说过,进了这个偏殿,我们三人之间没有君臣,只有你我。那作为一个替你受了箭伤的人,我总有些知情权吧。”

这下轮到朱由检苦笑了,雨化田什么时候也学了一手示弱了。虽然这样直白的问话与雨化田的风格不符合,但是朱由检莫名有一丝窃喜,他们终究没有因为身份的改变,而变得疏远。

哪怕理智上面,朱由检明白这也许是一次试探。

毕竟,雨化田已经统领锦衣卫,等到他开始审理魏忠贤一案,在朝中的威信必然上升,难保大家不将他视作第二个天子幸臣。自己对他的信任究竟有多少,决定了他走的能够有多远。

雨化田许是摸准了朱由检的心绪,他没有过于谨慎客气,反而继续追加了一句,“隐之,这次的素娥事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凡事不一定都在掌握之中,小人物也会惹出大动静。你不能让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吧。”

想起素娥与杜澄,朱由检也是一阵唏嘘,他叹了口气说,“你的伤没有问题了吧,那几日我去找你,你一直都在忙,无玥的药都用了吧?”

吴无玥一看眼下的情况,就起了一阵鸡皮疙瘩。又来了,这和当时在马车里头,朱由检亲自剥水果给雨化田的场景太像,都透着一股诡异。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