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见到这样肃杀的场面,村民们被吓到了,开始畏缩起来。如果只是张梓瑞他们单独面对这些人,不会有丝毫压力。可这里还有不少老弱妇孺,想要保全大家就有些吃力。

“大家别慌,将老人和小孩护在中间。援军很快就会到,大家不用担心。”

张梓瑞见到对方人多起来,指挥村民聚到一起,让小石头他们分散在村民中,方便保护大家。村民乱成一团,要不是有周家、牛家这样人多的大家庭从中周旋,怕一时半会也不能将村民聚到一起。

“上。”将军一挥手,摆足了气势的士兵向村民逼近。

大家的眼神紧紧盯着那些士兵,紧张的直咽口水,身体不由自主的发颤。小石头他们初生牛犊不畏虎,反而有些兴奋的舔了舔唇。

这时一道淡青色的身影,掠过众人的头顶,翩然落在张梓瑞身边。温奇文的加入减轻了不少压力。“瑞哥,武平王的军队马上就到。”

“恩,辛苦你了。”

周围的村民听到果然有援兵,偷偷松了一口气。而那些残兵败将却有一瞬间的驻足。

“赶紧将这些人解决了,我们撤退。”将军神情冷然,只想速战速决。

只是双方才交手,驻守盘山县的武平王军队就赶来了。那些残兵败将,在双方的夹击之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些人的将领最后被生擒,武平王的军队在取得胜利之后,带着俘虏匆匆离开,因为兵力不足他们不能离开驻地时间太长。

司徒君昊看着武平王的军队训练有速的离开,心情有些复杂。因为这很可能是他父皇的一大威胁,要是这支队伍继续扩大,他父皇的处境会如何还真不好说?

那些被留下的尸体和血迹只能由村民们收拾,村长被伤得不清,要好好调养一段时间。村长年纪也不算小了,如今还受这样的重伤,弄不好以后会留下病根。

张梓瑞不止给他处理了伤口,还留下了不少药材。如今世道乱,药材的价格也是成倍的增长。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根本看不起病,只能用土方子。

村长的家人此时什么也顾不上了,一个劲的道谢。当时那场面,能保住一条命就算好了。只是经此一事,村民们对村长更加尊敬,对他也没了什么想法。

在那些残兵败将要逼问他们粮食藏匿地点时,是村长勇敢的上前周旋。即使后来被那些人鞭打,他也没把平日里大家藏粮食的地方说出来,更没说出村里家家都有地道。

现在村里已经没多少人了,世道又不好。这一个村的要是在相互闹矛盾,相互拆台,日子会过得更加艰难。

平安两兄弟这次也是出尽风头,受到了村里一众孩子们的热烈崇拜。就连温成钱家的小儿子温奇方,也蹭到他们身边。

“那个,堂弟我能不能也跟着你们学武。”他说完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低着头一副小可怜的样子。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得保证那你娘不找麻烦,不唧唧歪歪。”温奇平看了看这个六堂哥,点点头。

“那好,我保证。我娘要是乱来,我就告诉我爹。”温奇方一脸惊喜的抬头,对着温奇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行,那你以后去找二壮哥教你,我会跟二壮哥说的。”

温成钱站在人群中,远远看着自家小儿子和温家兄弟交谈,并没有阻止的意思。如今他也看开了,这人活着就不容易,何必去在意那些有的没的。

想着他瞪了一眼王氏,说:“以后阿奇的事不用你过问,也不许再说阿文他们的不是,不然你就自己收拾东西回娘家去吧。”

王氏一脸委屈,她什么也没说,没做啊,更何况她又不是傻的。

胆战心惊地躲了近一天的吴婶子几个,终于从地道里出来了。吴婶子没看到向北,心里担忧不已。这一问才知道,向北受了伤。张梓瑞和温奇文让她别担心,等向北的伤势好了,就把他送回来。

张家和温家被那些残兵败将弄得乱七八糟,药田里的药材也被糟蹋了不少。粮食更是一点也没剩下。这让温奇文恨不能追上去,在那些混蛋身上再捅几剑才解恨。

小月也被这次的事给吓到了,张梓瑞给她开了些压惊的药。并让秦婶子继续帮忙看家,把家里整理整理,食物他也会送过来。

秦氏有些犹豫,张家房屋太好,太惹眼,总是招来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张梓瑞也看出她的为难。他也不好勉强,毕竟在这穷山沟里盖这么一栋房子,的确太招人了。最后吴婶子留着她们住在吴家,她们每天会过去帮忙大整,这才解决了问题。

向北在桃源谷养伤,这里灵力浓郁,对伤势恢复也是有好处的。于是这里又多了一个因桃源谷的鬼斧神工和美丽而惊叹不已的人。向北伤势养好之后,被张梓瑞送回了吴家。吴婶子见自家儿子不止没事,还胖了一些这才放下心来。

向北回来之后,小月感念他的相救,做了些针线活送给他。向北红着脸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小月原本也没多想,现在反而被向北弄得不好意思起来。

吴婶子和秦氏只当不知道,这两孩子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他们都是好孩子,要是能在一起那是最好的。要是没那缘分,也不强求。

转眼两年过去,武平王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北上,继诚王之后,成了能与朝廷抗衡的另一大势力。只是战线拉长之后,他的后力就跟不上了。

朝廷腐败,攻打下一个地方之后,能用的官员没有多少。武平王是武将出生,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虽然攻城厉害,但守城就成了问题。而且每一座城池都需要兵力驻守,这样一来武平王的兵力明显不足,粮草也跟不上。

而武平王认命的官员虽正直清廉,但却过于迂腐呆板,容易被人蒙蔽。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但时间一长,还不如那些有点小贪,但为人却不算坏的人。

诚王虽然不是储君,但作为最小的儿子,备受父皇宠爱,从小接受的也是皇家教育。诚王的西北大军早已开始屯垦,有了张梓瑞的帮助,他们在大旱之年也没饿过肚子。

而诚王知人善用,他的手下也懂得如何利用、制约那些官员,所以并没有武平王那样的烦恼。就是以出兵理由来说,诚王都要比他光明正大许多。武平王不是皇室之人,就算他起兵,也会被人说成窃取天下。

诚王的势力虽然看似没有武平王那样发展迅速,但却稳扎稳打,不贸然发展。在诚王统治的地方,正快速恢复元气。这些地方治安稳定,百姓安居,各种类型的人才,也有自己发挥的地方。

而如今武平王兵力不足,想要继续逐鹿天下,就只能征兵,向平民征收赋税。赋税还好,反正比朝廷征的少。只是征兵确是个问题,这些年天灾人祸的,死了不少人。之后朝廷又强制征了不少兵丁,如今各地剩下的劳力原本就不够。

刚开始,武平王将大牢中的囚犯都提了出来,根据所犯罪行的不同,分别被分到前锋营等地方,充当炮灰。然后又诏安了各个山寨。但这样也只是饮鸩止渴,最终还是得向各州县征兵。

三水村这次也没能逃过征兵的命运,只是这次住在村里的田捕头提前得知了消息。在征兵之人到来时,村里的壮劳力都躲进山去。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