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被杀次日。北周大赦,改年号为建德。
罪臣余党既伏诛,下一步自当论功行赏。齐王宇文宪居功至伟,封大冢宰,等于接收了宇文护以前掌管朝政事务的大权。武帝任命宇文孝伯为车骑大将军,跟王轨同时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武帝查阅宇文护的档案信件,凡是假托神秘预言书、祥瑞预兆愚妄的鼓励篡夺帝位的人,统统诛杀。只有虞季才写了两张纸的一封详细分析天象变异、灾难祥瑞,建议宇文护把军政大权归还于皇帝。武帝赏赐虞季才粟米三百石、绸缎一百匹,升任太中大夫。
武帝又任命尉迟迥当太师、柱国窦炽当太傅、安武公李穆当太保。陆通当大司马、掌兵权,柱国辛威当大司寇、掌刑律,赵公宇文招当大司空、掌农业。
武帝在宇文护被诛后一两天时间里就把其残党余孽铲除干净,其行动之迅捷、目标之明确,不动声色,一夜之间,乾坤扭转,天下既定。
但武帝的心并没有轻松,因为老对手北齐已经大军压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两个同时从北魏分裂出去的两个政权都成长成东西对峙的两个强大的帝国。他们同处北方,都有并吞对方,一统中原之势。于是,双方连年发生战争,争夺十分激烈。其自然条件及国力而言,北齐要强于北周。
但是,北周(当时还是西魏)太师、武帝的爹爹宇文泰励精图治,引入汉民族的先进文化,摒弃了鲜卑祖先的一些陋习,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措施,经过数年发展,朝政清明,国富兵强。相反,北齐那边,高氏家族每一任统治者嗜酒淫佚,肆行狂暴,昏暗臣奸,国力日渐衰落。
以前,周人常惧齐兵渡黄河来攻,故常年派重兵沿河防守,每至冬季,要有特种部队负责破除河上的厚冰,防止敌人踏冰过河。而到了后期,情况已经逐渐颠倒过来,齐人怕周军进攻,派兵负责破冰。由此,也可以看出双方力量对比情况的演变,归根到底,两国的竞争其实是国力的较量。
而这一次,北齐是倾其举国之力主动挑起了战争,来势汹汹,兵临城下,企图一决胜负。武帝明白,当一个国家的政权千疮百孔、危如累卵的时候,当一个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都会以发动对外战争为手段,从而迅速实施高压统治,以稳固自己的帝位。但通常,这也是他们的政权走向灭亡的开始。
想是这样想,但北齐这次进攻不仅集中了全国最主要的兵力,更派出了兰陵王高长恭和最高统帅、大将军斛律光。此两人战绩彪炳,无往不利,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都是使周军闻风丧胆的人物。
大军压境。武帝首先想到的是齐王宇文宪,几年前的一次战役,当时领兵的宇文护连丧十余城池,几万军队只剩下几百人活着回来。是宇文宪力挽狂澜,横扫齐军,几天之内夺回失地。他是一位天生的战神。
事不宜迟,武帝遣人召齐王到御书房急议。
宇文宪在仔细听取了前方战况的汇报,低头沉思一会。忽然抬眸说道:“皇上,眼下,高齐国力不济,时局动荡,正逢新主登基未久,面对国内危机四伏的境况,一定希望速战速决,一举击败我国,借此建立新主威望,以振朝纲,以定人心。因此,他们集举国之力军力,并派出高肃和斛律光这两名最重要的主帅。他们求的是一战定胜,载誉而归。表面看来其势汹汹,但在我看来全国兵力集中到前线,必致后防空虚,这样无疑是背水一战,直把高齐江山的未来都压到了这场战役之上,确切的说,把赌注押在斛律光和兰陵王这两块筹码身上。”
武帝听着频频点头:“五弟所言极是。如果我们这次一举破敌,定能大大削弱高齐之国势。问题是,之前与这两人多次交战,我方都略败下风。不知五弟此次有何御敌退兵之策?”
宇文宪略一沉吟,又道:“臣打算正面避其锋芒,绕道后方,攻其无备。”
武帝说:“愿闻其详!”
宇文宪继续说道:“如今齐军已至胡阳,如果胡阳失守,则帝都危殆;臣建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包围北齐重镇洛阳,洛阳是水陆交通要塞,是保护北齐的一道天然屏障,本来是重兵把守的,如今北齐抽调了大部分兵马攻打我国,洛阳防守必然削弱不少,我们正好趁虚而入。洛阳被围,齐军定不敢怠慢,会立即撤兵增援洛阳,如此,胡阳的威胁立解。”
武帝一听,大为赞同。
宇文宪又说:“当然,这只是战略。实际上,臣是很担心斛律光和兰陵王这两个领军人物。兰陵王高肃素以勇毅著称,尤为体贴下属,身先士卒,将士都感其恩德、望其威名,打仗特别卖命。这是个他最大的优势,但他很年轻,并未久经沙场,还不算很难对付。最可怕的是斛律光,过去,我也数次败于其手下,这次,我也没有必胜之心。”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