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芸娘,没错,一开始,我也不想原谅阿昭。但是,我自己的身体状况我自己清楚,与其一直抱著恨意过日子,还不如...就随著自己的心意吧...而且有些事情,把话都摊开了说明白了,也就能渐渐地释怀了...但这话,实在是不能对芸娘说出,要不然,她又要为自己担心了。想了想,李治开口叹道:“芸娘,我爱了他十四年,如今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

芸娘一叹气,说道:“陛下,陪在您身边,也已经是芸娘的习惯了...所以,您以後,也别再让芸娘离开了...”

PS:感谢鲜网声海亲、turn6889亲、ty200244亲送我的礼物 ^_^ 求票票,求留言,群麽麽 -33333-

第四十一章 日月凌空

这些日子来,李治和武昭二人和好了,本来担心不已的李义府也渐渐放下心来。想起前段时日,因为担心武昭被废而使自己失去保护伞,就找阴阳师杜元纪上门望气的事。看来,这杜元纪说自己有牢狱之灾,根本就是一派胡言啊!亏自己还信以为真,为了拿出二千万钱来化解那所谓的牢狱之灾,拼尽老命的卖官敛财,甚至...甚至还找上门去推销!真是越想越丢份...更要命的是,杜元纪还揣掇自己出城看什麽风水...自己一时脑热,竟然就听信了他的话...现在想起来,要是被人抓住这个把柄,参上一本的话...李义府越想越不安,没过几日,还真有人在早朝之时告发他了!罪名就是’窥觇灾眚,阴怀异图’!这’阴怀异图’用大白话来说,就和密谋反叛差不多一个意思了。

李治和武昭一听,真是机会来了啊!李治当即下诏,命司刑太常伯刘祥道等人负责审理此案。满朝文武对李义府早就恨得牙痒痒,逮著这个机会,纷纷呈上李义府的罪证,什麽卖官,什麽渎职,什麽纵容自己儿子胡作非为...

看著这些个罪证,武昭开口说道:“阿治,李义府也确实有本事啊,能得罪这麽多人,甚至就连那些豪门望族都呈上了不少罪证来。”李治点点头,这个效果,就是自己和阿昭当初就希望能看到的。但是,自己应该给李义府定个什麽罪名呢?若是定下谋反罪,李义府就得按律处斩,那在世人看来,自己就是个兔死狗烹的薄情帝王了。既要让满朝文武能安下心来以平众怒,又不能让李义府就这麽死了...“阿昭,我打算给李义府定下卖官、渎职、结交阴阳师等罪名,将他长流巂州(今四川西昌)。”“长流巂州?也对,前段时间才刚判了个谋反大案,要是再弄个谋反案出来,那麽天下的文人,就要更加乱说乱写了。”武昭点点头,这下子倒是便宜这李义府了。

李义府被判长流巂州的消息一传出,朝野相庆,有人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张贴在大路上。後来,李治改年号之时,大赦天下,李义府赶紧写了一首《在巂州遥叙封禅》献上。诗写得很卖力,辞藻富丽、音韵铿锵,希望能让李治和武昭二人念及旧情,将他召回京城。但他注定白忙活了,因为赦令中明确写著:长流人不许还。李义府气急败坏,忧愤而死,年五十余。他被流放後,许多朝臣还时常担心他卷土重来,现在听说他死了,这才安心。

至於许敬宗,他一见李义府被判长流巂州,心里明白下一个就得轮到自己了,赶紧上书,请求归老(辞官养老)。李治准其所请,没过几年,许敬宗病逝,享年八十一岁,谥曰恭。

就在许敬宗归老之後没多久,侵扰边境的回纥与铁勒(即敕勒)的同罗、仆骨等部终於被平定:去年,一向与大周交好的回纥首领婆闰去世了,继位的比粟被大臣揣掇,转而与大周为敌,不断侵扰大周边境。

对於曾经的友邦,现如今却成了敌手的回纥...李治心里叹息不已,世事还真是无常啊...这就好像自己和阿昭的关系一样,起起伏伏,半点不由人...叹息过後,就下诏以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回纥九姓。郑仁泰、薛位贵率军赴天山後,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於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回纥九姓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著,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後,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边境稳定了,接下来就该大搞经济建设,惠及民生了。想起许多年前,自己提出将升源渠延长以解决百姓用水灌溉以及防治水患的往事,现在回过头一看,确实很有效果。於是就向阿治提议:要施惠於百姓,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在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开凿了新漕渠,南连淮水,沟通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沂州(今山东临沂)、密州(今山东诸城)之间的联系;在湖州安吉,引天目水入邸阁池、石鼓堰,使周边地区的农田得到灌溉;在彭州九陇县(今四川彭州西北)开凿水渠,引沱江水灌溉九陇唐昌农田,当地百姓大受其益...

在一些边境地区,为免周边国家再次侵扰边境,就下诏积极组织军屯,使边境地区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也减轻了国家军费开支和长途运输的徭役,对粮价的下降大有益处。

同时,由於关中地区人口密集,地狭人稠,均田制难以推行,农民受田不足,收获少,一旦发生灾害,就容易产生饥荒。李治和武昭二人思来想去了好些日子,最後商定,令各地官吏在百姓自愿的情况下,组织关中居民移民河南道(即今河南洛阳一带)。当时共移民数十万户,上百万人,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压力,也为洛阳以东的地旷人稀的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

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国库充盈了,就有好拍马屁的官员提出应该追尊先帝以彰显陛下以及皇後的孝道。二人一合计,光追尊先帝一个没多大意思,就下诏,追尊高祖为神尧皇帝,皇後窦氏为太穆神皇後;追尊太宗为文武圣皇帝,皇後长孙氏为文德圣皇後。

追尊之後,武昭一想,太宗在位时,被西域各国尊称为’天可汗’,成为了当时天下的共主。阿治和自己,怎麽也得弄个不一样的尊号,以和那个讨厌的太宗做个区分。思来想去,最後灵机一动,就揣掇阿治自称天皇,自己也撑个门面,改称天後。李治听了後,实在是忍笑不止,阿昭真是太小心眼了。就开口调侃道:“阿昭,既然你连尊号都闹著要改,那干脆把名字也改了算了。”

武昭一听,对啊,自己怎麽就没想到呢,既然都要改称天皇天後了,那也得把自己名字改得气派点。嗯,自己名’昭’,字’明空’,不如...不如把明空二字合二为一,造个新字’!’出来,取日月凌空,二圣并立之意。武昭把自己这想法一说,李治顿时哑住了,阿昭,我明明只是逗逗你罢了,你还当真了啊...不过,这日月凌空,二圣并立,听起来,真是十分美好啊...

PS:武则天称帝後才以武!为名

第四十二章 天降蝗灾

“父皇,母後,找儿臣来有什麽事麽?”听到娇声响起,正在说话的李治和武昭回头一看,李治不由诧道:“令月,你怎麽穿成这样?”武昭仔细一看,不由也呆了呆,只见令月身穿紫衫,腰围玉带,头戴皂罗折上巾,身上佩戴著边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七件饰物,有纷(拭器之巾)、砺石、佩刀、火石等。这身男子装束,还哪里有半分堂堂皇家公主的样子?回过神後,武昭问道:“令月,女子不能做武官,你为什麽作这样的打扮?”李令月俏鼻子差点没翻上天去,哼哼两声後才开口回道:“谁说女子就不能做武官了,那母後你还是男子之身呢,不是照样做皇後了!”

李治和武昭二人面面相觑,过了会,李治压低声音说道:“我早对你说过别太溺爱令月,你非不听,现在好了...”武昭十分不乐意,也揭短回道:“你还说我,令月吵著要去兵营巡视,你不是照样带著她去了。”

...李治无语,武昭也无语了。几年前,二人闹翻之时,李治为了保全徐贤妃唯一的血脉,就以替去世的郑国夫人杨氏祈福的名义让令月出家做了女道士。没多久,二人一和好,就赶紧将年方九岁的娇滴滴的小公主给接了回来,让她在大明宫里继续’出家’。

小公主刚回来的几天,还有些怯生生的,时间一长,在李治和武昭二人的溺爱下,简直快把大明宫给翻个底朝天了!她的两个哥哥,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也被她折腾的够呛。甚至有一次,令月还哭著跑来找父皇母後说道:“太子哥哥他欺负儿臣,说儿臣是个女孩子,就得温顺些,不要整天舞刀弄枪的。”

显儿欺负你?怕是你先欺负他的吧!而且,显儿说的话,也没错啊...虽然心里这麽想,但是长期溺爱下的结果,还是让武昭说了好一番安慰的话,令月听著听著,最後来了一句:“母後,太子哥哥敢这麽神气,还不就是因为他是太子麽!母後,你和父皇好好说说,让儿臣做皇太女吧。这样一来,看他还敢这麽说我!”李治在旁边听了半天,终於控制不住说了句:“胡闹!这太子,岂是说换就换的?”为了这句话,令月和李治闹了一段时间脾气。为了哄宝贝女儿开心,最後没办法,一家三口加上一个全能的保姆芸娘出去郊游了一次,才哄得令月眉开眼笑。

哎,令月这霸王性格,说到底,都是被李治和武昭二人联手给惯出来的。看著李治同样无奈的神色,武昭悄悄问道:“现在怎麽办?吐蕃求亲一事,你说还是我说?”李治眉头皱了皱,眼珠子一转,开口道:“令月喊你母後,既然是母後,那女儿的婚事,还是得’慈母’出面啊。”武昭一听,白眼一翻,硬著头皮开口对令月说道:“令月,当初嫁到吐蕃去和亲的文成公主去世了,吐蕃仍想与我大周和亲,就派了使者来...点名要...”令月小脸一白,打断武昭的话,问道:“那父皇母後就忍心让儿臣嫁到吐蕃去?以後,儿臣要是想父皇母後了,都...都见不上一面了...”说著说著,眼泪水都要掉下来了。

武昭眼看著宝贝疙瘩的可怜样子,真是心疼的不得了,对李治怨声说道:“都怪你,我说直接回绝吐蕃的求亲算了,你还非要征求下令月的意见。”李治也没办法,你说直接拒绝,那也得找出理由来啊。

既然令月不同意,三人合计了半响,终於想出了一个主意来:将一直闲置的公主府改建为太平观,同时还把高祖第十子,不久前去世的元礼王王府改建为女观,也命名为太平女观,让令月搬进去住,名义上为观主。因为都是改建,工程不大,很快完成。然後由武昭亲自出面接见吐蕃使者,告诉他们,为了替去世的郑国夫人杨氏祈福,公主早已舍身入道观做了女道士,并且立誓不再嫁人。在亲眼见到了富丽堂皇的太平观之後,吐蕃使者无奈,只好告辞,回国复命。吐蕃使者前脚刚走,令月後脚又搬回了大明宫,继续过著在宫中’出家’的日子。

好日子没过几个月,京城等地突然闹起了蝗灾。有大臣上疏说,天降蝗灾,那是上天降罪於大周。依制,陛下要沐浴更衣,吃斋请罪。

请罪?请什麽罪?!我和阿治,又没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武昭一怒,把奏折一丢,一个人坐那生闷气。李治摇摇头,劝道:“阿昭,大臣们不过是按照往例上疏请旨罢了。”“按照往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太宗在位时,有一年天降蝗灾,也是在京城附近。当时的大臣们不是粉饰太平,虚报灾情的麽?也没见哪个大臣上书请求太宗沐浴更衣,吃斋请罪啊!要不是太宗在皇家园林里游玩之时见到蝗虫了,那年的蝗灾,怕就这麽瞒过去了吧!”

李治无语,想了想,说道:“这些个虚的,我们还是不要计较了。还是赶紧想想这蝗灾该如何应对吧。”听到阿治这麽说,武昭低头沈思半响,想起太宗为了稳定民心,当场生吃蝗虫的事,就让人召唤太医过来问话。

太医一过来,赶紧跪下行礼。武昭开口问道:“太医可记得当初先帝生吃蝗虫之事?”太医赶紧应道:“回皇後娘娘,此事微臣记得十分清楚。”“那先帝生吃蝗虫之後,可曾御体违和?”李治一听阿昭如此问,心里有数了,也开口问道:“太医,蝗虫究竟能不能吃?”太医回道:“陛下,皇後娘娘:当初先帝生吃蝗虫以振民心,宫里急成一团,生怕先帝御体有恙。後来,微臣等人,也曾私下里尝了尝那蝗虫究竟能不能吃...”“那结果呢?”武昭赶紧问道,若是所料不错,那蝗灾就不再可怕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