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国粹?京剧?学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确定了故事素材之后,陈祎就开始在边上跟着学习。

最先学的是京剧的伴奏乐器。

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以前陈祎就只从京剧唱段里听过三大件的声音:京胡、板和锣。

学了之后,陈祎才知道,京剧伴奏也分管弦和打击,分别称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有京胡、月琴、三弦,武场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

这时候,陈祎才知道,自己那个过目不忘有多有用了:光是伴奏乐的那些的那些曲调,就足以把自己的脑袋给绕晕了。

任务开始之前,陈祎对京剧的印象还是不过如此:它只是诞生于京城,才被推上了国粹的宝座。

可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陈祎发现,自己有点草率了。

京剧原身徽剧本就是吸收了黄梅、昆曲、梆子等曲种的精华发展而来的,眼下似乎又有将秦腔也融入进来的趋势

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

感慨的同事,陈祎心里也有点鄙视某些人:对于京剧来说,没有固定的唱腔标准,才是最大的标准。

长庚见陈祎主动学习徽剧,十分意外:水生,怎么突然想起学徽剧来了?

陈祎憨厚地笑了笑:水生好歹也是少东家的跟班,最起码不能给少东家丢脸吧?

程长庚有点小激动,也有点小自豪,可碍于自己已经是三庆班未来班主的候选人,不能喜怒形于色。

陈祎学习的时候,自然不会忘了程老爹的嘱托,更何况,他是给程长庚当跟班,抱金大腿的机会,自然不能放弃。

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陈祎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问题:原主的前身是个半文盲,也就在小伙伴长庚读书识字的时候,跟着学了一些字,可也是磕磕绊绊的。

实在是没辙的陈祎,只得重新氪了一遍《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而陈祎那一手方方正正的碑体正楷,也只能暂时变成鸡爪刨。

白天在三庆班偷听,晚上回到住处整理所学内容,有不懂的,就问金大腿。

只是当陈祎问问题的时候发现,大腿也在学习,而且看的还是大部头的《国语》《左传》,还有《三国志》。

陈祎知道后世的那些国家一级演员有写人物小传的习惯,可没想到程长庚也有类似的习惯。

你这么刻苦,你的那些对手知道吗?

要知道,你这可是戏剧,约定俗成的,剧中的角色形象都已经是固定的了。

你这么搞,这是想入戏呀!

不过,陈祎也不好说什么,眼下京城的徽剧圈子,竞争激烈,尽管四大徽班各有所长,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可同角色间的竞争依然存在。

以程长庚所唱的老生行当为例,眼下京城最出名的老生角儿,是春台班的余三胜。

陈祎曾偷偷听过余三胜的戏,别的不说,光论唱腔,就比程长庚要丰满,而且人家的唱腔还十分有特色。

而程长庚显然也知道这些,不然也不会在闲暇之余就认真研究角色。

程长庚见陈祎进了书房,随即笑着放下了手里的史书,笑呵呵地抬起头:水生,有什么问题吗?

是这样的,今天我听戏的时候,听你唱,背地里只把东考公埋怨,叫人难解巧机关。那个东考公是谁?

是东皋公,程长庚无奈地笑了笑,就是那个帮伍子胥过昭关的人。

哦陈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