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国粹?京剧?新的方向(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生,偷学可是大忌!

长庚面带忧色:要是让其他几个徽班班主知道水生跟班偷学了他们的保留曲目,水生的下场一定会很凄惨。

少东家,陈祎傻傻地笑了笑,我就是好奇而已,今后不会再拉那些曲子了。

下不为例!

小伙伴如临大敌的架势,让陈祎知道了一件事:尽管这个时代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没到后世那么完善,可也比自己想象得要麻烦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陈祎终于还是研究出一点门道来。

无论是西皮还是二黄,板式也就是伴奏曲谱种类也就那么固定的几十种。曲谱的内容大都是是根据台词的内容作不同程度的组合

陈祎倒是研究出点儿名堂来了,而长庚也开始声名鹊起。

虽然徽剧的崛起是大势,可在很多人看来,徽剧的老生行当的崛起,依然有点莫名其妙。

可在陈祎看来,一切皆有定数。

其一,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色:跟喜欢花里胡哨的爷爷相比,道光无疑朴实了很多,比较务实;上有所行,下必效之,昆曲与梆子的没落,顺理成章。

其二,审美疲劳。

已经没落的昆曲和梆子,放到后世,跟时装剧和乡土剧差不多,看一两次还能受得了,时间长了,想想都觉得膈应得慌。

而徽剧中的其他行当又难堪大任。

净角,大花脸的戏,放到后世,妥妥的动作剧或者反英雄剧,也就是看个热闹。

旦角,女人的戏,无论是正串,还是反串,在连女人都需要裹脚的时代,根本就成不了主流。

丑角,戏剧角色,在鸦片战争之前,也就是逗乐的角色。

末,就更不用说了,旁白兼配角。

而老生,则是标准的伟光正的角色,而且演的都是历史上比较知名的人物,而且还有科举时代重文轻武的加成,自然就成为了徽剧的扛把子

长庚成名之后,陈祎学过的厨艺终于派上用场了:自古名利双收,有了名,钱财随之而来。

终于实现干饭自由了!

程家老家所在的安庆,流行的虽然也是所谓的徽菜,可实际上却是徽菜跟淮扬菜交流融合之后衍生后的品种。

因此,陈祎就不用享受臭鳜鱼的奇香了。

不过,就算实现了干饭自由,程家父子和陈祎的选择也不多:物资贫乏的时代,腊肉已经是高级货了,也就只有那些铁杆庄稼和豪商巨贾才有机会吃到鲜肉。

好在陈祎会做腊鱼,忙一阵子,可以吃很久的那种

生活水平渐渐地上来了,程老爹也开始考虑其他的问题了:自家儿子已经十六七岁了,也该成亲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代京剧宗师的婚姻很简单,三媒六聘之后,就把媳妇娶回了家。

没有女粉丝狗血地哭着喊着请愿阻拦,也没有女粉丝要自杀,更没有奉子成婚。

新婚燕尔之际,直男程长庚依旧是勤练不辍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