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在矛盾中生存,在生存中矛盾(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在矛盾中生存,在生存中矛盾

作者:余呀呀

捧着电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这本小说。不得不承认,故事是好看的,拿起来就放不下。有都市报业之间的竞争,有新闻内容与广告的矛盾;有男人为了权力的勾心斗角,有爱情,有黑势力;有人为了利益的不择手段,也有像刘天、秦总甚至翁狗仔这样的依然心存新闻理想,不乏正义感的人。

小说什么都呈现,告诉我们这就是社会。

要说遗憾吗?当然有,也就故事讲得太快了,某些人物和情节还是可以更展开些。不过这也许真是作者与上世纪某些作家繁复具体得有些拖沓的叙述方式的不同,这就是新的讲故事方式。轻松、诙谐、不乏调侃与自嘲的文字叙述方式,或者并不厚重却依然深刻。

同是媒体题材的小说,之前还看过张欣的《深喉》。不同是在张欣的小说里,呼延鹏的一篇揭露沈孤鸿的文章最终是被压制了,而在王千马的小说里,刘天的稿子在压力下最终还是发表了。一篇不敢署名的新闻稿最终换来的是报纸停刊一月,我想对作者说,这个结局居然有几分荡气回肠的味道。可在这荡气回肠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种酸楚与无奈。

作者并无意给我们设立一个记者的标杆,因此他给小说安排这么个结局,究竟孰赢孰输,是得是失,留下的是每个读者心中的一个谜团。在这里我不敢妄自揣测作者是否有类似主人公刘天的经历,但可以看出的是在新闻理想与现实之间作者本身也如同刘天般无奈与矛盾。

在矛盾中生存、在生存中矛盾。媒体是个圈,生活本身就是个圈。

做完结案陈词,准备结束,猛一抬头,看到一朋友的QQ签名:爱情是没有理想的理想。最后刘天自我安慰,至少我得到了许楚楚。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心情吧。

###书评:理想之火的非正常熄灭

理想之火的非正常熄灭

作者:于继勇

每个刚刚走上记者岗位的人,心里都是装着火的,就像著名的南方某报在周年纪念特刊里,总会写出“我的纸里包着火”这样的字句。我理解,那火,就是火炬,就是火把,就是光明。

某个时期,百姓把记者这个职业看得很神圣,那时,记者是党报的喉舌,是良心和正义的化身,是无冕之王,可以替天行道,也或者为民代言。确实,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或者电视,也确实为老百姓申冤过,解困过。过去是,现在仍是。媒体的新闻监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之一,也是社会除病的良药之一。我们不能否认,作为一种职业,记者在一段时期内被社会尊敬过赞誉过。现在,它正在回归到本位。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媒体并没有把现实生活里发生的事件都变成新闻,并一一和观众或读者见面。而被隐藏的那部分,以小道消息或者内参的形式,在小范围内传播。同样,这一部分新闻,也被心术不正的人,用来交换成利益。相比先辈,现在的记者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没有前辈们那么光荣而伟大,往往是因为这极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对社会的进步,也许更有价值。

记者是一份职业,是从业者养家糊口的依靠,没有必要神话或过度的美化。当记者渐渐被作“狗仔”的时候,那些心中藏着火的记者,一直为理想和正义在沉默中奋斗的记者,会觉得脸红和气愤。他们能做的就是,把每一条新闻做好做实。一个认真的记者,会对自己每一个字句负责,会为每一条白纸黑字的新闻负责,这些是自己的历史。这个时刻,记者就不再是谋利的工具,或者养身的职业。

不是每个记者都高雅清洁,也不是每一个记者都贪利忘义。因为记者没有活在真空中。今天,记者王千马,把这个行业的一些故事以嘻笑和小说的形式,揭幕了。因为王千马,在报纸和杂志都浸染过,我相信,这小说里应该有他往日生活的所思所想。这也更让人相信,这部“媒体小说”的“真实”与“可靠”。其实,小说就是小说,不会有人傻到对号入座。

作为一个从业N年的记者,一个“圈内人”,说实在的,在初读《媒体这个圈》的时候,我如坐针毡,脸上如火烧火燎般疼痛,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太真实”和“太火暴”,仿佛写的就是我身边的某人,甚至就有我自己的身影。因为这小说里的一切,可能在甲报社或者乙电视台,都曾经,或者正在发生着。如果说娱乐是个圈,那么媒体不但是个圈,也更像是一个江湖。

小说中的主人公刘天,是一个并不生活得意的人,他有新闻理想和抱负,正义之火还没有在他的胸中熄灭,为了追寻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煤窑老板杀人案,他顶着各种压力,甚至是人身安全,去寻找真相,然而,当他把真相形成文字的时候,新闻却几度胎死腹中。他是一个懦弱并有理想的记者,但是现实,却往往不给他机会。他天真而浪漫的想法,往往一冒出来,就被现实的残酷给浇灭了。当最后,新闻一篇篇见报的时候,他和他的报社,也付出惨痛的代价。在这个博弈中,另一种力量胜利了。

小说中的新闻中心主编叫曹胆。这个人的身影,可以说在每个报社都能找出同类。他们在媒体圈内浸染的时间够长,有了不错的人脉与关系,他们机智灵活,善于察颜观色左右逢源,因为资历够老,对下属也可以发号施令,如有不从,更以“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加以威吓。因为认识到新闻的力量和好处,他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发现新闻,因此,一些新闻为他们换回了更多的人脉关系,也有一些新闻为他们换来可以触摸的“真金白银”。

没有人活在真空中,男人的至命弱点就是贪财好色。而这两点,可以用来搞定别人,也会被别人当作武器搞定自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这类人在与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就成了新闻的叛徒,成了正义的杀手。但是,他们往往又很脆弱,对正义和良心,还是心存畏惧。在不关痛痒的新闻上,还是要表现一把,以博观众好评。小说中,曹胆,李总经理,二当家的,都是这种角色的代表。

小说里以利益方为代表的是赵副总经理和李总经理,现实生活里代表着报社的广告中心主任。如今的媒体,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各级宣传部门管理的喉舌,带有一定的事业单位性质,但另一方面又是“自劳自吃”的企业,记者编辑的每一分钱,都要报社员工自己去争取,自己去拼。媒体的主要收入主要还是靠广告,所以当广告收入和新闻发生矛盾的时候,媒体就往往会权衡利害见机行事。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收了“广告费”或“红包”的媒体,都不会轻易得罪自己的收入大户,因为这等于自断财路,自取灭亡。这些,在以前都算是新闻之外的读者和观众都不太清楚的内幕,现在这些“潜规则”渐渐被人熟知。小说里的镇长,曾经是个有着理想的记者,但是后来,他脱离了行业,而且以深谙记者行业的规则,成为专门搞定记者的镇长。这简直是一个讽刺。

这是一个怪圈,因为媒体要么把自己打扮成正义之神,要么就扮成见利忘义的妖怪。但是,很多时候,却既要这样又要那样。这个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媒体,在各个行业都有。这是让所有人深思的事情。不仅仅是媒体,我们这个社会的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的潜规则,我们的社会肯定是某个部分出了问题。

不健康的游戏规则,不健康的制度,会让很多无辜的人付出代价,作无价值的牺牲,不要说制度的改变与否,和个人没有关系,也不要说你不关心,当事情降临到你的头上的时候,伤害到你的利益的时候,你后悔晚矣。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特别是代表一方利益的媒体,特别是标榜百姓代言人的报纸。

事实上,那些心中理想之火还没有熄灭的新闻人,应该比任何人都痛苦,因为在用良心交换金收钱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到良心,心会很痛,精神会分裂。但是,如果他们违反游戏规则,往往会被排挤出这个游戏圈子。为了生活,他们有时候往往会放弃尊严。这就是生活的残酷,让人不忍目睹的真实。这个代表,在小说中也有代表,就是翁仔、黑棍、赵晓宁,或者秦总编。他们代表着媒体里很多人的状态,心存理想,却又怒不敢言。

我们往往不喜欢面对真实或真像,因为它会让我们无底自容,让我们看出自己的“小”来,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不容任何人装逼,或假清高,更不容许你当英雄。所以,我不喜欢《媒体这个圈》的结尾,它浇灭了媒体人的理想。媒体是个圈,更是个充满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江湖。只有身处其中,才有切肤的感觉。王千马,把他的感受,形成了这部《媒体这个圈》。

我希望生活不要这残酷,因为,这毕竟还只是一部小说,有些夸张了现实的小说。

###书评:媒体是个怎样的圈?

媒体是个怎样的圈?

作者:迷你

不多不少,在媒体圈待了整整10年,一直以为自己已经看破圈中红尘,在这个圈里,发生任何奇事怪事新事乱事都可宠辱不惊,一笑了之。直到拜读了王千马先生的新作《媒体这个圈》,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媒体圈和媒体人。

王千马,资深媒体人。他在多个城市从事过媒体工作,工种也不尽相同,体育、时政、文化、时尚等领域多有涉猎,从报纸到杂志,从记者到专栏作家再到主编,如此丰富的经历使他对媒体圈的观察更充分一些,对媒体这个江湖的把握也更精准一些。这一点,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表露无疑。作为同行,我读到的是一份身临其境的亲切,一种全景式的素描。这部小说简直就是一部压缩了的媒体圈的大观园。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没有信心能全部认真地读完。这是一个阅读风气很差的时代,我已经很久没有完整地看完一部长篇小说了。也不能怪读者,有些长篇小说简直令人害怕,像极了一些冗长而啰嗦的肥皂剧。

或许是对神圣职业的崇敬,或许是对王千马的好奇,我几乎用了三个连续的夜晚,20多万字的《媒体这个圈》便被拿下。多年与文字打交道,王千马驾驭语言的能力可谓深厚,用小说中的话来描述,“行文洒脱,意味隽永,言近旨远,不同凡味而又倚马可待”。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不乏有无厘头的大段煽情、讲述,让人想起周星驰电影中的对白。他说,他追求的是一种阅读的节奏感、快感。

和王千马的交往都是在网上进行。透过看不见的虚拟世界,我却分明能感觉到他身上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作为媒体人,我们经常会给别人曝光,而王千马通过这个小说则是给自己曝了光,给整个媒体圈揭了黑幕。无论是公开的秘密还是暗流涌动的潜规则,这部小说仿佛在给媒体业和媒体人扎针,也是在给整个社会扎针。透过这部集中了纪实、反讽、悬疑、言情等要素于一体的小说,我却分明看到了作者心中沉甸甸的媒体价值观,以及理想主义的精神坚守。在采编与广告的矛盾冲突中,在异地监督的问题上,在机制体制的现实中,作者又仿佛在探寻着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更像是在呐喊,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曾经多次叩问心灵深处,媒体到底是个怎样的圈?

一个颓废的圈,一个高尚的圈,一个挣扎的圈,一个可爱的圈……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真实的圈。

这,需要每个人从书中去细细品读。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