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民……

“大伯,这么多……吃到开春嘛?”

“不用,等着做完了,一会儿我出去一趟,给陆大郎他们几个每家送点过去,好歹也能算是走亲戚了。”

走亲戚这个词真是不错,过了个冷清年的几个孩子眼睛都重新开始亮了起来,可惜这亮也是白亮,因为老肖不可能带着他们一起去,大雪天的,爬山走亲戚,可不是这么几个豆丁能受的住的事儿。所以最终,老肖那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事儿还得自己干。

不过好在,送东西上门的时候获得的笑脸很能安慰人。像是陆大郎,那大手拍的老肖肩膀都快青了,那激动的样子,就好像送的是金子一般。

“老肖,你这送的,你咋知道我娘牙口不好呢,这么大雪天的送这团子来,真是……好兄弟,好兄弟啊。”

“这不是马上就是元宵节了嘛,自家多做了,大家一起尝尝,看看我的手艺咋样。”

“哪还用等什么正月十五啊,明儿就吃,看着就细,这么好的粮食,也就是你了,舍得这么瞎整。不对,今儿晚上就吃,蒸着就成吧,你这东西做的太细巧,看着一口都能下去三四个,我都不敢拿了。”

等等,有什么事儿不对,什么叫蒸着吃?……难道……他不知道元宵?老肖有点懵,忙不迭的问:

“元宵节吃元宵,怎么你不知道?不会吧。”

“咦,难道是有什么说头?十五除了看灯还有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赶紧,你给说说,到底咋说的?我们山里人在外头的人看来就是野人,还真是少见识了。”

陆大郎一脸的茫然,这表情瞬间让老肖回忆起做元宵的时候方言兄妹有点茫然的样子,难道他真弄错了?这东西这个时候没有?

确实,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应时的食物也是从宋朝开始的。顺带因为这个节,定下了这个食物的吗,名称,这很符合客观规律。

至于某些牵强附会的春秋末楚昭王和汉武帝,这说法都有点不大牢靠。你不信?来来来,我们先说,那个楚昭王,故事说这是他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煮而食之。

这可能吗?首先这江里捞上来的东西,作为一个大王,他敢随随便便往嘴里塞?当验毒的人都死绝了?还有啊,捞上来东西还要问孔子?孔子在哪儿?不是随行人员吧!这一来一去的要多少时间?等问话的回来,东西都能馊了。所以这个说法只能是瞎编的。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