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鮮幣)重為左相(下)

重为左相(下)

成庆十三年,梅行书以二七稚龄从诸多学子中脱颖而出,被先帝钦点为成庆十三年的状元,并予以吏部尚书之要职——这是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两年後因其政绩显着,破格擢为右相,再过一载,梅行书於千里之外运筹帷幄,成功击退塞外大敌并收复失落城池,拔为左相。此後五年,贵极人臣,受尽百姓爱戴,又因其人品高洁,百官皆赞其清廉并重其品格,先帝更是称他为股肱之臣柱石之坚,将立储君一事全权交付於他。梅行书不负圣望,选中已故太子之子元贞,由此遭来六皇子允熙猜忌。後先帝托孤於梅行书,却不料允熙於元贞登基半年後领兵谋反,逼使得黄袍加身,并招降元贞余党。梅行书言一臣不侍二主,送元贞逃走後被追兵逼至山涧跳崖而死,允熙帝念其忠诚睿智,特将先帝赐其之府邸妥善保存

坐上皇帝钦赐的轿子,梅行书合眼养神,心底不时闪过多年前种种,与此刻相比,未免有物是人非之感。

对於丞相府,她一点也不陌生。看着那三个烫金楷书大字,那是先帝亲笔落款,想起先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梅行书不由得轻轻叹息。

“梅相,在接您回来之前,末将已经在皇上的嘱咐下派人将府邸重新修葺打扫了一遍,您当年的书本墨宝,都还在,不曾有人动过分毫。”

“多有麻烦。”梅行书轻轻颔首,提起袍子下摆。她的女儿身不能泄露,是以换了男装才回来。管家还是当年的管家,仆人也大多没有变动,见是梅行书回来,个个喜不自胜,管家更是激动地流出了老泪,“相爷,相爷您果然没有死,老奴就知道您尚在人间,也不枉大家伙儿这几年来日夜烧香拜佛求相爷平安啊!相爷、相爷您旅途劳累,要不要尝尝福婶儿的手艺?您爱吃的几道菜她都还记着呢!”

福婶已经泪流满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当年皇上逼,相爷又生死未卜,他们这些仆佣都以为自己身为“乱党”余孽,定是活不成了,谁知道皇上大仁大义,不仅没杀他们,还让他们继续留在相府工作,现在相爷回来了,他们相府又能回复成以前的模样了!

“是嘛,福婶儿做的梅花糕,我可是一直记得,自己怎麽做也做不出这个味儿。”嘴角笑容清浅,一如当年。“那今天晚上,我不是能大饱口福了?”

“是是是,福婶儿马上就去给相爷做、马上去做!”说完,人已经急急地奔去厨房了。

梅行书忍不住笑了,对管家道:“福叔,我不在的这四年,着实是辛苦你了。”

“相爷说得这是什麽话,当年若非相爷怜悯,老奴跟那老婆子早不知死在哪里了,为相爷守着这里,老奴就是死也心甘情愿!”

见这麽说下去就要没完没了了,魏冲忙道:“梅相刚回来,还是让他先去歇息吧,大家夥准备去,晚膳再与大人聊。”

梅行书连日奔波到京城便直接入面圣,的确也是疲累不堪了,魏冲所言正是她心中所想。管家这才如梦初醒,连忙让梅行书去休息,她也没有推辞,径直去了自己居住的主园。魏冲身兼看守她的职责,自然是要和她贴身不离的,以前他便是先帝赐给她的护卫,只是那时他不知她是女儿身,所以不曾多做避嫌,可现在不同,梅行书是女子,他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登堂入室睡在偏厅了。不过梅行书并不在意,她倦极累及,一沾上枕头便睡了,连满身的尘土都没有冲洗。

这一觉就睡到了天黑,而且还一直在做梦,做那些光怪陆离的梦。

抚着隐隐作痛的额头起身,贴身的侍女立刻送上温茶水,梅行书就着漱了口,问:“魏将军呢?”

“回相爷,魏将军站在院子里呢,奴婢一直要他进来,可他就是不肯。奴婢让他去休息,他也不愿意,说是要等相爷您醒过来。”

“知道了,你把他叫进来吧。”她摆了摆手,穿好鞋子,因为别的缘故,她向来不喜人近身,几乎都是自己打点。

“是。”

魏冲进来的时候梅行书也刚刚整理完毕。她坐在雕花檀木椅上,对着魏冲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道:“远之,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生疏,一切都像当年便可。”

可魏冲却露出了愧疚的神色:“梅相……我——”

“你不用解释什麽,那是你的选择,我无权干涉。再说了,以你的才智本领,只做我的侍卫的确是大材小用了,现在当将军,保卫国家沙场征战,才是最适合你的事情。”梅行书啜了口茶水,她的头发挽成最普通的男子发髻,却好看的不可思议。“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咱们且不再提。我想问你的是扶桑因何来犯?”

“这个……末将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们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吞并了我国五座城池,镇守边疆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回朝廷,皇上龙颜大怒,原本是打算派末将与沈相前去镇压,却没想到在殿试的时候意外得知了您的消息,所以便把事情挪後了。现在在前线的是大将军司马徽。”魏冲还想再说别的,却还是先回答了梅行书的问题,其实他很想告诉梅相,他愿意一辈子都做她的贴身护卫,只是——一切都晚了,都回不到以前了。当年他选择臣服於皇上,便注定了对不起梅相。

“原来如此。”算是明白了个大概。“走吧,晚膳福叔福婶儿应该都准备好了,我可想死了福婶儿的手艺,这几年自己做饭,怎麽都觉得没有福婶儿做出来的好吃。”

跟着梅行书,魏冲甚至不敢与她并肩前行,他恭敬地跟在後面——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和她并肩。

晚膳很是丰盛,福叔福婶还有一众仆役都站在大厅里等候,有些是熟面孔,有些是生面孔。梅行书一一见过方才坐下,她和其他重臣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架子,待谁都无差。熟面孔是同她相处多年的,生面孔据说是皇上怕伺候的人手不够特意从中拨过来的,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不少还身怀武功,可以看家护院。不过梅行书很清楚,这都是皇帝怕她逃走特意加派的人手呢,一个魏冲,并不足以让他放心。

☆、(11鮮幣)公主駕到(上)

公主驾到(上)

桌上的菜色都是梅行书喜欢的,她分别尝了几箸,对站在一旁伺候脸色紧张忐忑的福婶儿道:“福婶儿的手艺愈发好了,行书简直想连盘子一起吞下去。”

福婶儿高兴地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相爷要是喜欢,以後福婶儿天天给你做!”

梅行书正要答话,就听见前面院子里似乎传来一阵嘈杂声,片刻後,一名护卫踉踉跄跄地奔了进来:“禀报相爷,远湘公主来了。”

一听是远湘,梅行书慢慢拧起了眉头,身畔的魏冲正准备请命去拦截,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声音和笑声:“行书、行书你在哪儿呀,远湘来看你啦!”

梅行书放下筷子起身,长身玉立於大厅之中,嘴角微扬,看着面前依然笑靥如花的少女道:“公主,四年不见,风采依然。”

被心仪之人夸赞,远湘俏脸一红,她绞扭着手指头,鼓着腮帮子抱怨:“人家刚听说你回来就赶来看你了,都是那些护卫不好,我都说是来看你的,他们却死活不肯让我进来!幸好我聪明,出来的时候偷了皇兄的金牌,不然现在我可能还被挡在门外呢!行书——你得帮我评评理,然後好好教训那群家伙!”她走近梅行书,原本是想挽住他的手腕,却没想到他却不着痕迹地避过去了,心底一痛,可脸上还是娇俏可人的笑。“行书~~~四年不见,你看我,是不是变漂亮了?”说着便提起裙裾在他面前转了个圈儿,漂亮的黑眼睛眨呀眨,就怕得不到心上人的回答。

“如果臣没记错,公主今年已是二八年华了吧?”梅行书眼带欣赏——也只是欣赏而已。“正是豆蔻梢头的年纪,美。”

他一个“美”字,就可以让她快活好久,就像当年他用一个“乖”字让她心甘情愿地开始等待,等待他回来娶她,做她的驸马。

看到远湘小脸泛红,梅行书有意岔开话题:“公主,不如坐下来一起吃顿便饭如何?远之,你也坐下来吧。福婶儿,命人送副乾净碗筷进来。”

福婶儿领命下去了,还把大厅里的婢女仆役都带了下去,此刻只剩下梅行书魏冲远湘及管家福叔四人。

“相爷,您不知道,您不在的这几年哪,公主可费心了,她知道您生爱梅,便到处搜寻上品的好梅树移植进咱相府的後园,相爷您回去歇息的时候就看得到,一路上那梅树,全是公主心为相爷种下的,丝毫不假手他人呢!”福叔很是喜欢这个小公主,虽然难免骄纵任了些,但毕竟是金枝玉叶,比起其他皇亲国戚,远湘绝对是最善良最纯洁的,若是相爷娶了公主进门,那也不错,想来相爷今年也是二十又七了,早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啊。

怪不得府里多了那麽多梅树,而且都是上等,梅行书感慨於远湘用心,却不能回应:“公主费心了。”

远湘正要说什麽,福婶儿送碗筷进来了,打断了她已到嘴边的话。她到底是个女子,刚鼓起的勇气在一瞬间就消失殆尽了。

“远之,你也坐。”

魏冲依言坐下,其实他是不能坐下的,但远湘公主在,他对这个爱缠着梅相的小公主印象颇深,以前她喜欢梅相,他乐见其成,但现在他已知梅相是女儿身,又如何能让她再陷於公主的单恋之中?“相爷,这芙蓉**不错,您尝尝,这可是福婶儿专程为您做的,说是味道与四年前大有不同,您定然喜欢。”说着便夹了块**放到了梅行书的盘子里。

她点头以示谢意:“你吃自己的便可,不用理会我。”说完,也夹了只虾子放进远湘碗中,轻声道:“公主,这几年行书不在,难为你了。”当时她缠着自己,在元熙——也就是当今皇上的命令下拓了不少“东西”过去,虽然远湘并不知道做这些是为了什麽,但也就因为她的无心之过,才害得元贞皇帝被人夺了江山。“行书并不怪你,所以公主也无需自责。”

这四年来,远湘无时无刻不在做梦,梦见行书在她梦里,满身是血地问她为什麽要背叛他,为什麽要盗窃机密卷宗,她每每从梦中醒来,便止不住地哭,直到天亮都无法成眠。她知道他不会怪她,他永远都不会怪她,可她无法原谅自己,如果不是自己,行书不会被害到那般地步,这都是她的错啊!

看到远湘的泪珠一颗颗掉进碗里,梅行书摇摇头,道:“公主,臣刚刚尝过了,福婶儿炒的虾子很入味,不需要再放盐了。”

她抬起头,带泪的大眼看着梅行书,忍不住又想哭了,可她咬着唇,忍住了。拿起梅行书夹给自己的那只虾子,也不要管家帮忙,自己剥开了壳,塞进了嘴里。在中她吃过比这更美味的,可只有这一只,才让她最喜欢。

对於他们之间的事情魏冲知道的并不多,一是梅行书不曾告诉,二是在事情发生後,他便投入了元熙阵营,他对此只是略有耳闻,只知道当年皇上之所以能够逼成功,大多数都是因为远湘的功劳,可远湘究竟做了什麽事,他并不清楚。

这顿晚膳用的还算愉快,也许是因为四年的时间冲淡了很多原本以为不会消失的东西,很多重要的,现在放下了,很多以为怨恨的,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什麽值得计较和铭记的。

默默地陪梅行书用了这顿晚膳,远湘一直欲言又止。她很想解释,怕他误会和伤心,可有什麽好解释的呢?哪怕是无心之过,她也依旧对他,对元贞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那种伤痕也许一辈子都会镌刻在骨头上,灵魂里,永远都无法消弭。

“公主,天色已晚,你一人回去不安全,让远之送你。”

他的要求,她从来都不会拒绝。远湘点点头,她是偷偷从里溜出来的,皇兄还不晓得。可走了两步,她还是要忍不住回头看他,梅行书已经转过了身,他只是那样站在那儿,就已经令人无限爱慕。她从小时候就喜欢他,其实她不爱读书不爱念诗作画,可因为他是太傅,所以她拼命去学那些枯燥无味的琴棋书画,只是为了他的一句夸奖——可最後,她还是令他失望了。

☆、(8鮮幣)再無梅子

再无梅子

梅行书坐在床沿,手上拿着一个荷包。这是她临走前刚刚绣好的,出门前想交给柱子,可他走得急,她给忘了,当时顺手就揣进了怀里,没想到,这却是她唯一带在身上的东西了。

不知道他发现自己不见了,会多着急多担心?他会怎麽做?都这个时候了,他吃晚膳了吗?还是说,他的伤心只是暂时的,等到春天来了,白毯子掀了,他是不是就会娶别的女子做媳妇,也对那女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她捂住脸,放下了手里的荷包,铁柱可以过得很好的,他可以的,没有她他一样可以很快乐,也许会更快乐。

她居然天真的以为自己能逃开,现实便狠狠打了她一耳光。梅行书把荷包放到了衣柜的最底层,她不能看见它,否则她会想起很多很多太美好的事。美好的事情并不一定会给人带来快乐,回味美好却无法再次拥有,温暖後的冰冷更令人伤心绝望。解衣上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可睡不着也要睡,除了睡觉她还能做什麽呢?

卧房的窗子正对床铺,朝外面看的话隔着一层窗纸可以模模糊糊地看到月亮的轮廓,梅行书恍惚地想着今儿好像是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她还记得自己答应十六给他做好吃的。这个想法一起,便无法消弭。梅行书从床上坐起来,鬼使神差地去了厨房。福婶儿正收拾着准备锁门呢,见她来了,刚想说话,便被梅行书嘘了一声,“你下去吧。”

“相爷……您是不是饿了?要不要福婶儿给你煮点东西吃?”福婶很担心梅行书,虽然得了他的命令,却还是忍不住要关心的问。

梅行书摇摇头:“无妨,福婶儿,你还是下去吧。”

福婶儿领命下去了,厨房里便只剩下梅行书一人。她站在那里,看着各式各样的蔬菜类,心里想着这个该怎麽做,要先用冷水激一遍,下锅的时候油要放足,还得加八角提味,最好用长条盘盛,这样比较好看……直到她在心底默默地做了十道菜,才终於转身出去,把门锁上,慢悠悠地走回自己的院落。她不能在相府做菜,那不是梅相应该做的事情,小媳妇梅子已经不会再出现了,她需要时间再一次和过去告别。没有什麽做不到的,她相信自己,她可以做得到,也一定要做得到——就像当年她同过去告别一样。她可以告别十四岁之前的自己换成男装,也可以告别权倾一时官拜左相的梅行书,现在,她当然也可以告别那个铁匠的小媳妇儿梅子,没有什麽是她做不到的。

她没有哭,也没有表情,甚至连呼吸都是平稳的,心底强烈的悲伤和不舍在面上一点也没有显现出来。魏冲悄悄地隐在月下的影里,沉默地看着前方那个修长的身影。他曾经是先帝赐予她的贴身护卫,却背叛了她转而投奔当今圣上,现在他再度回到她身边,可两人的关系也再回不到从前了。他不懂,窝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成天与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伍,这还是当初那个遗世独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梅相吗?她不该在那种地方,那使得她的存在毫无意义!

梅相很伤心,可……为什麽?难道是为了那个所谓的她的丈夫?皇上派人查过了,那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了不起比旁人力气大点的铁匠而已,而且长得丑脾气又不好,有什麽值得她伤心的?只要她愿意,这世间男子如此之多,岂会找不到能配得上她的?

魏冲静静地跟在梅行书身後,看着她回到房间关上了门,看到屋里熄了烛火。他也跃上大树,就那样静静地守着,闭上眼睛,却一夜难眠。

第二天天刚亮梅行书便醒了,她看了看天色,颓然地又倒回床上,真的养成习惯了,这个点居然就醒了……可没了睡意,再躺下去也是徒劳,於是她便起身,披了衣服看书,大概寅时了,婢女敲门提醒她起床,卯时早朝,她甫回朝,可不能迟缓。

看着桌上放着簇新的左相官服,梅行书百感交集,却无丝毫喜悦。穿好蟒袍长靴,戴上乌纱帽,她便再也不是她,而成为了他。

踏出这个房门,梅子就真的死了,再也回不来了。梅行书深深吸了口气,慢慢地踩了出去。

从此後,世间但有左相梅行书,再无铁匠媳妇梅子。

☆、(12鮮幣)鐵柱從軍

铁柱从军

铁柱在没头没尾地找了两个月後又回到了铁家沟。

天下之大,他实在是不知去哪里找,现在他才明白当初梅子对自己说的话的意思。她说,如果有一天她不见了,让他别去找她,她一早就知道他们终将有一天会分离。可他怎麽可能不去找呢?没有她在身边,他干什麽都不对劲,他收拾了包裹去找她,可不管到哪里,都没有人见过她。怎麽办?他要到哪里去找?没什麽大经验大智慧的铁柱傻眼了,这个世界原来这麽大,那当初媳妇儿出门找自己的时候,又是一种什麽样的心情?

出门在外,他才知道家里的好。因为长得吓人,不知道多少家客栈拒绝他入住,不少店家连卖吃的给他都不敢,好些人看到他走近便匆匆忙忙抱起小孩收拾起东西跑了,好不容易抓住个人问问,那人却又一问三不知。梅子好像从他的生命里消失了,一如她当时所说,她不见了,他不需要找,只要好好再娶个媳妇儿过门过日子就成了——可铁柱打死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驴子**鸭什麽的他都给了铁三哥家,媳妇儿不在,他还要去找她,也没心思喂。半个月不住人,到处都是灰。铁柱勉强打扫了一番,看着媳妇给自己缝补的衣裳,她的针线筐还搁在床头,还有她没有纳完的鞋底……她所有的东西都在,只有她不在。她走的时候什麽都没有拿走,连同他,都一起被她留下了。

铁柱去了锅屋,自己拉着风箱烧水喝,又煮了一锅粥,味道还可以,但他一点都吃不下去,就着梅子腌的小黄瓜,吃着吃着,男子汉大丈夫,眼泪就掉碗里去了。梅子失踪的第一个月,村里人还都惦记着,说别是出了事啥的,梅子失踪的第二个月,就不再有人抱希望了,他们都认为梅子不会再回来了,兴许她早死在某个地方也说不定。在这种时候,善良的村民们都不愿在铁柱面前提起梅子,唯有铁大娘,一心一意的算计着梅子不在了,铁柱手里还有多少银子,想法设法的也要弄到手,於是上门要给铁柱介绍自己表妹家的姑娘,说是双十年华,样貌脾气都还行,就是和离过一次,还让铁柱别挑剔,说他能娶到梅子那样的是前辈子修来的福气,就是这福气没修够,媳妇过门不到两年就没了,这就说明那花朵咱乡下养不起,还是找个普普通通的。铁柱任她在自己面前胡咧咧,等她说完了,一句话没说,把人撵了出去,大门一栓,任由铁大娘在外面抓着脚脖子破口大骂他也不理会。

在家里大概过了三四天,铁柱待不下去了,又开始准备收拾包袱去找媳妇。可这天,方正来了。

和上回来的样子不一样,这一次他虽然也是骑着马,但身上穿的却是铠甲。铁柱一开始还没怎麽认出来,後来一看是当兵的,想起自家媳妇儿就是被当兵的带走了,险些捋起袖子上去开打,幸亏方正及时叫了句兄弟,否则他就真的要翻脸不认人了。

“……什麽,弟妹不见了?”还是被一群当兵的带走的?“不可能,愚兄现在隶属於刘茂荣刘大将军麾下,镇守边疆,离这铁家沟算是最近的一支军队了,可我从来没听过有兵士直入农舍抢劫女子的,这不可能啊,再说了,柱子,村里人说得是那些士兵进村後谁家都没去,直奔你家,村里这麽多大姑娘小媳妇的,他们咋就只找你家梅子呢?”

虽然先前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被方正一说,铁柱愈发觉得此事不对了。

“你说连王大娘都不知道梅子的身份,愚兄且问你,你知道梅子姓什麽吗?”一见铁柱那表情他就知道他要说啥,“你想说叫梅子就姓梅?那她叫啥名儿啊?总不能叫子吧?她祖籍何处啊?家里有多少人哪?你知道吗?你都不知道。所以,愚兄大胆猜测一下,梅子她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她很有可能是哪家的千金小姐。当然,也有可能是妓院逃出来的花魁,但是看她的气质不像,可说她是千金小姐吧,她好像又不止那麽简单。柱子,我第一次见你媳妇儿就觉得不对劲儿,她不像是这山坳坳里能养出来的闺女,她啥都懂,又聪明又有本事,身世神秘,你就一次也没怀疑过?”

铁柱傻乎乎地摇摇头。他怀疑什麽呀,第一眼瞅着媳妇儿,他就只喜欢她,她说啥都是对的,哪里还能去想别的事儿?

方正叹口气,拿这个傻子没办法了:“那以後怎麽办哪?你要怎麽找她?天下之大,你一不识字二无人缘的,去哪儿找?”

对啊,他要去哪儿找?铁柱眨巴着眼睛,苦恼地想了又想也没啥好法子。倒是方正一拍大腿:“那不然你跟我这做哥哥的去从军吧!哥哥我现在好歹是个六品校尉,罩得住你。”

一听从军,铁柱立刻摇头,他不要当兵,那不是和那些抢走他媳妇儿的人一样了吗?

铁柱心里在想什麽,跟他相处了这麽久的方正还瞧不出来?他叹了口气道:“我说柱子啊,弟妹是给当兵的带走的,你当然要去找当兵的,那当兵的在哪儿?当然都在军营啊!比起你漫无目的的到处乱找,难道从军不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法子?!你自己且说说,在外面乱七八糟地找了两个月有什麽结果没有?!”

那还真没有。他长得凶脾气又不好,就算有人知道线索也不会告诉他的。铁柱想了好久,现在没有媳妇儿在身边,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做,做了是对的还是错的。可直觉告诉他,去做吧,反正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不是吗?也许以方正所言,真的能把媳妇儿找回来呢?

正犹豫不决间,突然有人敲门,铁柱先放下心事跑去开门,竟是铁二。他穿着一身蓝色缎子长袍,脸色白里透红,看起来过得很好。铁柱不知道他要干啥,就看着他,也没有让人进来坐会儿的意思。

“堂哥……那个,俺是想来问问,你找着堂嫂了吗?”铁二有点忐忑,他现在在县衙里做县丞,也算是个官儿,之前听说堂嫂给当兵的带走了,他就想来找堂哥来着,可没想到堂哥不在家,这不,一听说铁柱在家了他就立马从镇上赶回来了。

铁柱看了他一眼没说话,铁二知道了,这是没找着呢,要是找着了铁柱肯定不是这个样子。“堂哥……俺有件事儿想跟你说,当初俺参加殿试的时候,皇上特地把俺留了下来……”他将当时的情况一一道来,着重讲了皇上身边将军当时的神色和反应。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麽事儿,也不懂皇上为什麽要问堂嫂的事情,但也许跟堂嫂失踪有关系。

他现在已经娶了门媳妇,虽然还喜欢梅子,却也知道,梅子可能是自己这辈子都无法得到的那轮明月。

铁二走後,方正看向铁柱,问:“柱子,你觉得呢?”

於是铁柱二话没说收拾好了包袱,把家里全权交托给了铁三哥,便和方正走了,头也不回。

☆、(12鮮幣)指點江山

指点江山

对於梅相回朝一事,文武百官大多都是乐见其成。他们中不少人都曾在元贞称帝时与梅行书为同僚,後当今圣上逼,他们选择了投诚,如今一见梅行书,一则欣喜,二则有愧啊。至於那些新臣,从未见过他的,都对梅相仰慕已久,所以早朝还未开始,玄青门前便已经挤满了大臣了。

梅行书一代名相,他是朝廷的一道标杆,哪怕他当年不肯臣服於当今圣上,皇帝也没有对他出重手下死命令,足以见其才。这四年虽然有同为奇才的沈相,但若是与当年梅相相比,那沈相还是要稍嫌稚嫩一些。——这些话他们可不敢在沈泽面前说,倘若说梅行书是云,温和好相处,那麽沈泽便是冰,不管是谁,到了他面前,被那双冷冰冰的眼睛一瞪就什麽都说不出来了。若是被梅相听到你在背後嚼他舌,顶多笑笑便罢,可若是沈相听到了,不死也得去半条命。沈相森严无情,与梅相刚好相反。而受人欢迎的大多是那个温文儒雅的,沈相虽有才能,但在人缘上,始终要差梅相一截。

说曹曹就到,沈泽很快就到了。他虽是文臣,但也颇有些身手,素来都是骑马上朝,在门外便将马交给人,然後一路走到玄青门。

见沈相到来,众官员纷纷问好,沈泽虽话不多面冷,却也不是无礼之人,一一点头还礼,四下环顾一圈,发现没看到对手,刚想问呢,就听到有大臣惊喜的呼声:“快看快看,梅相来了、梅相来了!”

众人纷纷挤过去迎接,马上的魏冲跳下来掀开轿帘子:“相爷。”

里面伸出一只如玉般洁白修长的手,略有老茧,但不妨碍美丽。随後便是戴着乌纱帽的青年男子,他拒绝了魏冲的搀扶,自己扶着轿子出来,然後踩着台阶走下,每一步都是慢条斯理不徐不疾,优雅地教人叹为观止。先帝曾经用诗经卫风里的词句来赞梅行书其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他气质品格风华修养皆是万里挑一,举世无双。

他也的确担当得起这样的赞美。哪怕是离庙堂四年,梅行书也毫无胆怯忐忑之色,面对昔日同僚及现在同袍,依然是虚怀若谷温文尔雅的模样。不管大臣们七嘴八舌地问了多少个问题,他就是能够一个一个回答不落下一人并且半点不耐也无。沈泽站在人群後面冷眼看着,梅行书似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看了过来,那眼睛温和如水,清亮如星,简直可以用美丽来形容。

其实梅行书的长相还是颇显女气的,眉毛太细,眼睛太大,嘴巴和脸蛋太小,如非他眉宇间那不可忽视的英气和睿智,大多数人在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定然当他是女儿身。沈泽被那目光看得一愣,随即移开视线,装作什麽都没有看到的样子。

这时候百官可以进入大殿了,梅行书是左相,为百官之首,所以率先进入。文武群臣依次序进殿,梅行书没有回来之前,沈泽位列第一,他也习惯了百官们对自己敬畏崇拜的眼神,还有无论何事,皇上都会先问自己意见的情景。这是他过惯了的生活,可梅行书一回来,他便屈居他之下,虽然仍是右相,但明显就比他矮了一截!沈泽原本还在奇怪为何皇上登基四年都不立左相,现在他明白了,敢情就是为了梅行书留着呢!

在皇帝宣布早朝的时候,众臣应叩首行礼,可皇帝却制止了梅行书,他不但免去他的礼节,甚至让人抬了张红檀木大椅赐坐!

在皇上心里,梅行书到底是怎样的地位?沈泽把牙齿咬的咯咯作响,他一直都是最好的,以前在家读书的时候他便听说过梅相,那时候他就和那些崇拜的人不一样,别人只是单纯的崇拜,而他想的,是打败他!得到百官的尊崇和皇上的信任,这不足以满足他,他还要打败梅行书,让世人知道,传说中的一代名相也不过如此,真正永垂不朽的应该是他沈泽!

梅行书也觉得自己受不起皇帝如此尊重,其实她什麽都没为他做过,他为何要如此待她?

“梅卿不必忐忑,这座,四年前朕就想赐给你了。”皇帝轻笑,心情看起来是分外的愉悦。“只是晚了四年,还得要梅卿不在意才好。”

她能在意什麽,“皇上言重,折煞微臣了。”

“你我君臣一体,无需赘言。今日乃是讨论扶桑东渡我天朝意欲进犯一事,朕已有计量,所以欲与众卿家商量一番。”皇帝对着梅行书笑笑,那笑容里似有无限深意,但梅行书全然装作看不懂。

她不懂,魏冲和沈泽可懂。他们和皇上,是现今唯一知道她是女儿身的事情,皇上醉翁之意不在酒,谁会看不出来?现在只是看谁会装傻充愣而已。皇上如果想要梅行书,那便不会主动公开他女儿身的消息,因为那等同於送死,朝廷明文规定女子不得入朝为官。而如果皇上不说,那麽就只有梅行书主动,那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现在只能是耗着,看谁有耐心,谁就是最後的赢家。

“不知皇上意欲如何?”沈泽出声问,眼角余光不住地瞄着梅行书,心道,你甫回朝,难道不知应多理政事,兢兢业业吗?这种时候为何不搭皇上的话茬儿?

听了沈泽的问话,皇帝笑了,他懒洋洋地看向梅行书,“梅卿,你觉得朕意欲如何?”

梅行书微微一笑,眉眼间尽是泉水般的柔软清澈,“恕臣斗胆一猜,皇上应该是想要御驾亲征,臣为军师,大将军魏冲为先锋,右相沈泽为副军师。不知臣可否猜中了皇上的心思?”

大殿上无比地安静,仿佛一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出来。皇帝没有说话,有些胆子较小的官员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就连沈泽魏冲都略有忐忑。当今圣上虽识才爱才,但子也极度冷血无情,稍有违逆,他便毫不念旧情,是以哪怕是自傲如沈泽都不敢妄加猜测他的心情。

过了半晌,皇帝蓦地放声大笑:“梅卿啊梅卿,时隔多年,也只有你能一如既往地猜中朕的心思!”当年在御书房,每每父皇考他之时,他总是能如此透彻的看透人心并轻柔地说出来,从不惧畏皇权,这就是梅行书,这才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治国之才梅行书!

皇帝笑了,也说明这危机没了,众人很明显都松了口气,放松下来。

“皇上过奖了,不过……皇上当真要御驾亲征?倘若皇上与沈相都不在朝内,那政事则可交由工部尚书胡大人,民事可交由大理寺白大人,其余之事,尽可交由军机处处理。”

“梅卿啊梅卿,你当真是朕肚子里的一条虫,朕在想什麽,有何打算,没有能逃得过你的!”对於梅行书的话,皇帝不仅不觉得他越俎代庖有干涉皇权之嫌,甚至觉得他这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模样,着实是太迷人了!“就依梅卿所言,退朝!”

看着皇帝大笑离去,梅行书不由得低头,也轻笑起来。他想起自己初为丞相之时,毕竟还有些年轻,太过内敛与矜持,先帝便要他想到什麽说什麽,不用考虑也不准考虑,正如今日一般。

☆、(11鮮幣)到達軍營

到达军营

将朝廷诸事交给各官员後,皇帝便下命令即日出发了。魏冲手下尚有大军十万,所以这一次是随着大军一同出发去边疆的,意欲与刘茂荣大将军汇合,再一举击溃敌方,收复失地。

因为有皇帝在,所以行军速度放慢了许多,梅行书对此不置可否,沈泽却气恼交加。他知道皇上自幼练习武功,虽然称不上什麽绝顶高手,但想找出个能打败他的那也不容易,他身体好得很,什麽时候需要这样慢腾腾地走了?还不是为了那个娇弱的假男人!这麽一想,他看梅行书的眼神就愈发恼怒,搞得梅行书大多数都避着他走,也省得彼此见面尴尬。

魏冲对於速度如何那是一点也不关心,他整日跟在梅行书身边,哪怕她什麽都不做只是待在马车里看书,他都能傻盯着一整天,就像是要把缺失的四年全部补回来一样。

从皇帝手中取得了地图,梅行书於帐中煤油灯下细细地研究着。天朝边疆西邻山脉与大江,可谓是易守不易攻,但为何却在这里连连被扶桑吃掉三座城池?难道说扶桑国内也有通兵法之人,乃至於我军有内奸?梅行书没有把握,所以不曾对皇帝说过,这几日她经常被皇帝叫到帐中问话以及探讨扶桑之事,毕竟离开了朝廷四年,这四年来她又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管天下事的,很多事情需要别人讲解她才知晓。前些日子魏冲虽然跟她说了个大概,但是其中细部分却唯有皇帝最是清楚。

烛火摇曳,梅行书兀自沉吟中,帐子却猛地被撩起,闯进来的却是沈泽。魏冲气急败坏地跟在後头,他不能对文臣动武,沈泽的官衔又比他高,所以竟是拦他不住。进了营帐看到正沉思考虑的梅行书思绪被打断,立刻又是愧疚又是愤怒地道:“梅相,属下无能,让沈相闯了进来,他非要来见您——”

梅行书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她慢慢放下手里的毛笔,对着魏冲招招手:“远之,你来得正好,快些帮我磨墨,我一个人实在是太慢了。”

魏冲接过砚台磨墨,眼睛还不住地盯着沈泽看。梅行书在地图上划了几个地方後问:“沈相大驾光临,有何贵干哪?”她的态度很平静,哪怕沈泽再怎麽挑衅和无礼,她依然都是这副云淡风轻不卑不亢的模样。这让沈泽更加愤怒,他的对手并不把他当做对手,这是一种怎样的羞辱!

於是他大步上前,一把夺过梅行书手里的毛笔,重重地摔在案几上。魏冲先要发难,却被梅行书拦住,她淡淡地看了沈泽一眼,将笔重新捡起道:“沈相似乎心情不大好,这是为何?”

这是为何?她还敢问这是为何?!沈泽已经气到膛不住起伏,呼吸声大到像是喷气,可梅行书依然是那副悠哉悠哉的样子,他恶狠狠地瞪着她很久很久,可她就是不疼不痒,好像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最後,沈泽到底是一句话也没有说,怒气冲冲地掀帘子走了!

看着来回飘动的帘子,梅行书忍不住笑了:“这沈泽倒是有趣儿,皇上是从哪儿寻到了这麽个大臣,真是有眼光。”

魏冲也跟着笑:“您失踪後的第一年刚好又是一年的殿试,沈相天资聪颖,将所有考卷上的题目都答的滴水不漏,皇上亲自点了他做头名状元,又任命其为翰林院的学士,第三年,因为其政绩显赫,便被破格提拔为右相,说起来,他和您真的很像呢。不过很多时候发生了大事,皇上就会念叨着若是梅相你在就会如何如何,我想也许这就是沈相视您如眼中钉中刺的缘故。沈相为人虽才高八斗,但过於高傲自负,这是他的缺点,但他不失为一代名臣,还请梅相莫要在意。”他继续磨墨,边磨边笑,“我想啊,沈相今晚来是想谴责您身体差骑不了马所以只能坐马车以至於行军速度过慢呢,结果却被您气得啥都忘记说直接走了!”想到这里魏冲就觉得有趣,要知道沈泽其人虽然孤傲自负,但子颇为冷漠,一年到头也很少能见到他情绪起伏,像是这样一句话没说就被气跑了,那还真是第一次见。

听了魏冲的话,梅行书轻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对骑马很不擅长,只能拖累你们了。但行军速度缓慢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一来,可以让兵士们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二来,我也能够记录下周遭地形山脉与大致上的人土风情,总能派得上用场,等到了战场上,少不得要用到这些。”

“梅相做事总是有原因,这个我早就知道了。”所以他从不怀疑。

梅行书微微一笑,低下头继续研究起地图来,方才沈泽的闹腾,在她眼里不过就是一个小曲罢了,算不得什麽。可怜的沈泽,枉费他还拿梅行书当对手,哪知道对方其实压儿就没把自己放在心上呢?此事若被他知晓,还不知会气成什麽样子。

他们到达刘茂荣大将军驻紮军队的地方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一个半月以来,双方在战场上形成了僵局,俱是死伤惨重,皇帝派六百里加急送了快报过去,在他和十万大军到达之前不再出战。扶桑那边似乎也有惊人的默契,双方陷入了僵局,敌不动我不动,就这样互相耗着。

刘茂荣大将军看起来不像是当兵的,反而更像是个文官,他身形瘦小,面容白净,就连梅行书站到他身边都更有男子汉的气息。你若是因为外貌当他做软柿子那可就错了,他可是能徒手击毙三只猛虎的悍将。身形虽瘦小,但是那双虎目里的光骗不了人。

他与梅行书亦是旧识,对於梅行书,刘茂荣早就佩服已久,两人算是忘年之交,此番梅行书回朝,若非有战事缠身,刘茂荣非加急奔回京城去见他一面不可!

二人甫一见面便紧紧握住了彼此的双手,刘茂荣激动地放声大笑:“行书啊行书,你我多年未见,今晚定要不醉不归!”

梅行书亦是微笑:“伯定,军营里可不许饮酒。”伯定是刘茂荣的字。

刘茂荣不以为意,“皇上允许了就成,不行咱问问皇上,晚上准许咱不醉不归不?!”

皇帝笑呵呵地看着他们寒暄,道:“准了。”

“你瞧!皇上都答应了,行书,今晚你可一定得跟我喝上一杯!还有远之,咱哥几个一起喝!”刘茂荣哈哈大笑,揽着梅行书就不撒手,若非皇帝命他们进帐商议军机大事,估计刘茂荣当场就要抓着他们喝酒去了。

☆、(15鮮幣)恍如隔日

恍如隔日

次日,皇帝与梅行书沈泽等人在刘茂荣大将军的带领下登关眺望敌营,众人都换了便服,就连刘茂荣也脱下了一身铠甲转而着一袭黑色长衫——看起来更不像个将军了。大致上观察过敌军的布阵排营後,梅行书等人回到营帐,她、皇上、沈泽、三人人作为群龙之首,被安排在了三个不同的营寨内,皇帝的营帐守卫之森严自是不必多说,但梅行书看了看自己的营帐,忍不住问刘茂荣:“伯定,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我又不是什麽皇亲国戚,你安排人驻守也就算了,怎麽还围个里三层外三层的?”

刘茂荣瞄了他一眼:“这是必须的,我跟皇上魏大将军都商议过了,一致认为你的安全是首要的,一定要保护好。而且,哪有里三层外三层那麽夸张?此番守卫这里的是我的一个亲信副将,你有什麽事尽可以跟他说。”说罢对着营帐门口一名正在交代士兵事宜的将军喊了一声,“方正!”

方正?!梅行书颇为讶然地挑眉,距方正从军还不到一年,他居然已经做到了正六品副将,当真是不容易。

方正抱拳:“将军。”甫一抬头,赫然见到梅行书,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彩……可刘茂荣丝毫没有察觉,他只以为方正是惊艳於梅行书的容貌——毕竟他生得极为美丽,就连自己甫见他的时候都忍不住目瞪口呆。但方正最好别,他是护卫,得知道什麽该做什麽不该做,更何况行书还是当朝左相,这表情着实是太无礼了!“方正,这位是当朝左相梅行书梅相爷,我把你调到这儿来就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你可记住了,虽然相爷看起来文弱尔雅,若是发起脾气,那可谁也招架不住。”

梅行书轻笑着睨了刘茂荣一眼道:“伯定,你比起我可不遑多让。”谁不知道大将军刘茂荣嫉恶如仇脾气暴躁,她这手无缚**之力的文人可没办法跟他比。

刘茂荣哈哈大笑,为他掀开帘子,帐篷里很大,书桌地形图床榻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架古琴。梅行书讶然,刘茂荣笑道:“这琴哪,是皇上命我去城里所购,虽然比不得什麽焦尾绿绮,但也不失为一把好琴,行书平日里若是觉得这军中生活烦闷,可弹一曲解解闷儿,也能让我手下这群就知道打架吃饭的弟兄们附庸一下风雅。”

“伯定难道忘记我曾与先皇一同上过战场?”梅行书走过去抚着琴身,掩不住眼底的笑意——对她而言,这真的算上大惊喜了。“不过有琴,我倒真的不觉得闷了。”

刘茂荣大笑出声,二人在帐内相谈甚欢,外面的方正却是完完全全傻了眼了!他也曾听过梅相的事情,那是一代名相,可他怎麽也无法将那个杀伐决断睿智果决的梅相,跟铁家沟那小媳妇儿梅子联系到一起啊!正满脸痴呆地想着,一只大掌拍到他肩头,随即伴随着声若洪钟的问话:“大哥,你搁这儿干啥呢?俺刚刚去搬了个新浴桶来,这梅相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哪?哪有大男人一天一洗澡的?还要用浴桶,直接扛桶水冲到底不就成了?俺在家的时候,除非俺媳妇儿逼着,否则俺都是三天一洗澡。”

你媳妇你媳妇……你要真见着你媳妇了我看你还敢不敢认她!方正被铁柱这大嗓门子一吼也回神了,心里腹诽,但又吃不准梅子现在心里想什麽,万一他说了,梅子——哦不,是梅相心底不高兴了该怎办?罢了罢了,还是顺其自然,柱子要是能发现那自然好,要是发现不了那也没办法。“嘘——小声点儿,人家可是丞相,再说了,这军中有不少兄弟以前都是跟过梅相和先帝打江山的,你这话在我面前说没关系,给其他人听见了,那还不群殴你啊?”一看铁柱表情变了,立马接着道,“我知道你不怕,也知道你能打得过他们,但是你也得想着,现在你是在军营,不是村里,争强好胜逞凶斗狠那事儿不能做,懂不?”

铁柱又嘀咕了几声,正想再说话呢,刘茂荣掀开帐子出来了,两人立马站好行礼:“大将军。”

刘茂荣拍了拍两人的肩,说:“方正,柱子,你俩可得把人给我伺候好喽,不管梅相有啥要求,别问,直接去做,懂吗?”说完声音压低,“好好表现,要是梅相看中了你们,说不定给你们升官儿呢,柱子你就会打架斗殴,在这可不行,一定好好表现,知道不?方正啊,你好好带带他,别让他闯祸,嗯?”

“是,属下遵命。”嘴上虽然这麽答应,方正心里却想:你要是知道梅相是柱子媳妇儿,你还会这麽说不?

看着刘茂荣走远,铁柱挠挠头,掩不住的有些烦躁,他从军都要半年了,别说找媳妇儿,就连走都是问题,军营戒备森严,没有令牌本无法出入,还说找媳妇儿呢,他去哪儿找?!

方正看着铁柱在那抓耳挠腮,突然灵机一动:“柱子,你快去给相爷扛水洗澡去。”

铁柱指着自己鼻子大叫:“俺?!”这天还没黑洗的哪门子澡啊?!

“废话那麽多,相爷刚从外面回来,身上肯定都是尘土,快去快去!”见铁柱还有些不乐意,又道,“咋,大哥说话你还不听?我告诉你,梅相的权力就比皇上差那麽一点点儿,你要是顺了他的眼,跟他说说,让他帮你找媳妇儿,只要不是皇上干的,那谁也没有梅相有本事!快去!”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