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穷苦》。石刻,原大1515据原版拓本,后五幅同。这是有名的《织工揆》br的第幅,八九八年作。前四年,霍普德曼的剧本《织匠》始开演于柏林的德国剧场,取材是八四四年的勖列济安-〔21〕麻布工人的蜂起,作者也许是受着点这作品的影响的,但这可以不必深论,因为那是剧本,而这却是图画。我们借此进了间穷苦的人家,冰冷,破烂,父亲抱个孩子〔22〕,毫无方法的坐在屋角里,母亲是愁苦的,两手支头,在看垂危的儿子,纺车静静的停在她的旁边。3《死亡》。石刻,原大2218同上的第二幅。还是冰冷的房屋,母亲疲劳得睡去了,父亲还是毫无方法的,然而站立着在沉思他的无法。桌上的烛火尚有余光,“死”却已经近来,伸开他骨出的手,抱住了弱小的孩子。孩子的眼睛张得极大,在凝视我们,他要生存,他至死还在希望人有改革运命的力量。

4《商议》br。石刻,原大2717同上的第三幅。接着前两幅的沉默的忍受和苦恼之后,到这里却现出生存竞争的景象来了。我们只在黑暗中看见片桌面,只杯子和两个人,但为的是在商议摔掉被践踏的运命。5《织工队》br。铜刻,原大2229同上的第四幅。队伍进向吮取脂膏的工场,手里捏着极可怜的武器,手脸都瘦损,神情也很颓唐,因为向来总饿着肚子。队伍中有女人,也疲惫到不过走得动;这作者所写的大众里,是大抵有女人的。她还背着孩子,却伏在肩头睡去了。6《突击》r。铜刻,原大2429同上的第五幅。工场的铁门早经锁闭,织工们却想用无力的手和可怜的武器,来破坏这铁门,或者是飞进石子去。女人们在助战,用痉挛的手,从地上挖起石块来。孩子哭了,也许是路上睡着的那个。这是在六幅之中,人认为最好的幅,有时用这来证明作者的《织工》,艺术达到怎样的高度的。7《收场》。铜刻,原大2430同上的第六和末幅。我们到底又和织工回到他们的家里来,织机默默的停着,旁边躺着两具尸体,伏着个女人;而门口还在抬进尸体来。这是四十年代,在德国的织工的求生的结局。8《格莱亲》r。八九九年作,石刻;据《画帖》,原大未详。歌德的《浮士德》〔23〕有浮士德爱格莱亲,诱与通情,有孕;她在井边,从女友听到邻女被情人所弃,想到自己,于是向圣母供花祷告事。这幅所写的是这可怜的少女经过极狭的桥上,在水里幻觉的看见自己的将来。她在剧本里,后来是将她和浮士德所生的孩子投在水里淹死,下狱了。原石已破碎。

9《断头台边的舞蹈》。九○年作,铜刻;据《画帖》,原大未详。是法国大革命时候的种情景:断头台造起来了,大家围着它,吼着“让我们来跳加尔玛弱儿舞罢!”r!〔24〕的歌,在跳舞。不是个,是为了同样的原因而同样的可怕了的群。周围的破屋,像积叠起来的困苦的峭壁,上面只见块天。狂暴的人堆的臂膊,恰如净罪的火焰般,照出来的只有个阴暗。

10《耕夫》r。原大3145这就是有名的历史的连续画《农民战争》brr的第幅。画共七幅,作于九○四至○八年,都是铜刻。现在据以影印的也都是原拓本。“农民战争”是近代德国最大的社会改革运动之,以五二四年顷,起于南方,其时农民都在奴隶的状态,被虐于贵族的封建的特权;玛丁·路德〔25〕既提倡新教,同时也传播了自由主义的福音,农民就觉醒起来,要求废止领主的苛例,发表宣言,还烧教堂,攻地主,扰动及于全国。然而这时路德却反对了,以为这种破坏的行为,大背人道,应该加以镇压,诸侯们于是放手的讨伐,恣行残酷的复仇,到第二年,农民就都失败了,境遇更加悲惨,所以他们后来就称路德为“撒谎博士”。这里刻划出来的是没有太阳的天空之下,两个耕夫在耕地,大约是弟兄,他们套着绳索,拉着犁头,几乎爬着的前进,像牛马般,令人仿佛看见他们的流汗,听到他们的喘息。后面还该有个扶犁的妇女,那恐怕总是他们的母亲了。

11《凌辱》r。同上的第二幅,原大3553男人们的受苦还没有激起变乱,但农妇也遭到可耻的凌辱了;她反缚两手,躺着,下颏向天,不见脸。死了,还是昏着呢,我们不知道。只见路的野草都被蹂躏,显着曾经格斗的样子,较远之处,却站着可爱的小小的葵花。12《磨镰刀》b。同上的第三幅,原大3030这里就出现了饱尝苦楚的女人,她的壮大粗糙的手,在用块磨石,磨快大镰刀的刀锋,她那小小的两眼里,是充满着极顶的憎恶和愤怒。

13《圆洞门里的武装》b-b。同上的第四幅,原大5033大家都在个阴暗的圆洞门下武装了起来,从狭窄的戈谛克式〔26〕阶级蜂涌而上:是大群拚死的农民。光线愈高愈少;奇特的半暗,阴森的人相。

14《反抗》br。同上的第五幅,原大5150谁都在草地上没命的向前,最先是少年,喝令的却是个女人,从全体上洋溢着复仇的愤怒。她浑身是力,挥手顿足,不但令人看了就生勇往直前之心,还好像天上的云,也应声裂成片片。她的姿态,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女性的个。也如《织工揆》里样,女性总是参加着非常的事变,而且极有力,这也就是“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的精神。15《战场》。同上的第六幅,原大4153农民们打败了,他们敌不过官兵。剩在战场上的是什么呢?几乎看不清东西。只在隐约看见尸横遍野的黑夜中,有个妇人,用风灯照出她只劳作到满是筋节的手,在触动个死尸的下巴。光线都集中在这小块上。这,恐怕正是她的儿子,这处所,恐怕正是她先前扶犁的地方,但现在流着的却不是汗而是鲜血了。

16《俘虏》。同上的第七幅,原大3342,画里是被捕的孑遗,有赤脚的,有穿木鞋的,都是强有力的汉子,但竟也有儿童,个个反缚两手,禁在绳圈里。他们的运命,是可想而知的了,但各人的神气,有已绝望的,有还是倔强或愤怒的,也有自在沉思的,却不见有什么萎靡或屈服。

17《失业》rb。九○九年作,铜刻;据《画帖》,原大4454他现在闲空了,坐在她的床边,思索着——然而什么法子也想不出。那母亲和睡着的孩子们的模样,很美妙而崇高,为作者的作品中所罕见。18《妇人为死亡所捕获》r,亦名《死和女人》b。九○年作,铜刻;据《画帖》,原大未详。“死”从她本身的阴影中出现,由背后来袭击她,将她缠住,反剪了;剩下弱小的孩子,无法叫回他自己的慈爱的母亲。转眼间,对面就是两界。“死”是世界上最出众的拳师,死亡是现社会最动人的悲剧,而这妇人则是全作品中最伟大的人。

19《母与子》r。制作年代未详〔27〕,铜刻;据《画帖》,原大1913在《凯绥·珂勒惠支作品集》中所见的百八十二幅中,可指为快乐的不过四五幅,这就是其。亚斐那留斯以为从特地描写着孩子的呆气的侧脸,用光亮衬托出来之处,颇令人觉得有些忍俊不禁。20《面包!》br!。石刻,制作年代未详〔28〕,想当在欧洲大战之后;据原拓本,原大3028饥饿的孩子的急切的索食,是最碎裂了做母亲的的心的。这里是孩子们徒然张着悲哀,而热烈地希望着的眼,母亲却只能弯了无力的腰。她的肩膀耸了起来,是在背人饮泣。她背着人,因为肯帮助的和她样的无力,而有力的是横竖不肯帮助的。她也不愿意给孩子们看见这是剩在她这里的仅有的慈爱。21《德国的孩子们饿着!》rr!。石刻,制作年代未详〔29〕,想当在欧洲大战之后;据原拓本,原大4329他们都擎着空碗向人,瘦削的脸上的圆睁的眼睛里,炎炎的燃着如火的热望。谁伸出手来呢?这里无从知道。这原是横幅,面写着现在作为标题的句,大约是当时募捐的揭帖。后来印行的,却只存了图画。作者还有幅石刻,题为《决不再战!》rr!,是略早的石刻,可惜不能搜得;而那时的孩子,存留至今的,则已都成了二十以上的青年,可又将被驱作兵火的粮食了。

九三六年月二十八日,鲁迅。

〔1〕本篇最初印入《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此书由鲁迅编选,九三六年五月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用珂罗版和宣纸印制。

〔2〕“到民间去”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中小资产阶级派别“民粹派”的口号。

〔3〕斯滔发·培伦1857—1891现译施陶费尔-贝尔恩,瑞士画家。曾在柏林女子绘画学校任教。

〔4〕奈台现译埃米尔·奈德,德国画家。作品多以犯罪为题材,据珂勒惠支回忆,其轰动时的作品是《生之厌倦》。

〔5〕哈台列克现译赫特里希。珂勒惠支曾在慕尼黑旧译“闵兴”的赫特里希美术学校rr学习过。

〔6〕《织工揆》br“织工起义”的意思。揆,日本语。

〔7〕霍普德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他的剧本《织工》br以八四四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题材,出版于八九二年。

〔8〕-r奖金-r,意大利文,意为“罗马别墅”。这项奖金的获得者可在意大利居住年,以熟悉当地艺术宝藏并进行创作。

〔9〕里勃克内希b,1871—1919通译卡尔·李卜克内西,德国革命家作家。他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领导人和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九九年月,他领导反对社会民主党政府的起义,于同月十五日被杀害。

〔10〕应为九二二年至九二三年。

〔11〕霍普德曼在第次世界大战时,曾为德国的侵略战争辩护,希特勒执政后,又曾对纳粹主义表示妥协。但他早期的许多作品常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具有社会批判意义。下面所引他的话,是他在九二七年六月十日写的印在珂勒惠支画册上的题词。

〔12〕罗曼·罗兰参看本卷第415页注〔4〕。这里所引他的话,是他九二七年七月八日写的印在珂勒惠支画册前面的题词,原文为法文。

〔13〕亚斐那留斯1856—1923德国艺术批评家诗人,曾创办《艺术》杂志。这里所引他的话,见于九二十年出版的《凯绥·珂勒惠支画帖》。

〔14〕《现代》参看本卷第124页注〔5〕。该刊第二卷第六期九三三年四月在刊登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同时,刊出了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第五卷第四期九三四年八月刊有她的《被死所袭击的孩子》《饿》《战后的寡妇》《母亲们》等四幅版画。《译文》,参看本卷第492页注〔1〕。该刊终刊号九三五年九月刊有珂勒惠支的木刻《吊丧》。

〔15〕霍善斯坦因1882—1957德国文艺批评家。著有《艺术与社会》《现代的艺术中的社会的要素》等。

〔16〕永田修日本艺术评论家。这里所引他的话,见《无产阶级艺术论》九三○年出版。

〔17〕里培尔曼1847—1935德国画家,德国印象派的先驱。作品有《罐头工厂女工》《麻纺工场》等。

〔18〕六个青年作家遇害应为五个青年作家遇害。参看本卷第158页注〔3〕。

〔19〕第勒现译为路易斯·迪尔,德国美术家。

〔20〕应为九九年。

〔21〕勖列济安通译西里西亚。八四四年六月四日,西里西亚的织工反对企业主的残酷剥削,发动起义,不久即遭到镇压而失败。

〔22〕关于《穷苦》,鲁迅九三六年九月六日致日本鹿地亘的信中说:“请将说明之二《穷苦》条下‘父亲抱个孩子’的‘父亲’改为‘祖母’。我看别的复制品,怎么看也像是女性。的说明中也说是祖母。”

〔23〕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学者。《浮士德》是取材于民间传说的长篇诗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为了探求生活的意义,借助魔鬼的力量遍尝人生悲欢的奇特经历。

〔24〕加尔玛弱儿法国大革命时期流行的舞曲。“让我们来跳加尔玛弱儿舞罢”是这首舞曲中的句歌词。

〔25〕玛丁·路德rr1483—1546德国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最初反对教皇,揭露教会的腐败,同情农民起义,但不久就站到统治阶级边,和贵族教皇等结成同盟,镇压农民起义。

〔26〕戈谛克式又译哥特式,十世纪时创始于法国北部的种建筑式样,以尖顶的拱门和高耸的尖屋顶为其特色。

〔27〕《母与子》制作于九○年。

〔28〕《面包!》制作于九二四年。

〔29〕《德国的孩子们饿着!》制作于九二四年。

:?..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

记得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新兴的国家出现的时候,我们曾经非常高兴过,因为我们也是曾被压迫,挣扎出来的人民。捷克的兴起〔2〕,自然为我们所大欢喜;但是奇怪,我们又很疏远,例如我,就没有认识过个捷克人,看见过本捷克书,前几年到了上海,才在店铺里目睹了捷克的玻璃器。

我们彼此似乎都不很互相记得。但以现在的般情况而论,这并不算坏事情,现在各国的彼此念念不忘,恐怕大抵未必是为了交情太好了的缘故。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出乎意外地,译者竟首先将试尽这任务的光荣,加在我这里了。我的作品,因此能够展开在捷克的读者的面前,这在我,实在比被译成通行很广的别国语言更高兴。我想,我们两国,虽然民族不同,地域相隔,交通又很少,但是可以互相了解,接近的,因为我们都曾经走过苦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