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儿旁边岔过,再将担子奉还。何如?’当即俯身解袜脱履。其人见老翁如此,作意不过,曰:‘既老丈如此费事,我就下了水田,让尔担过去。’当即下田避让。”

原来解决办法不过是老翁挺身而出,主动要求下田顶担子,并且当即脱袜子脱鞋,货郎看了不好意思了,就按老翁原来的意思下田避让了。

李鸿章讲完之后,又停了下,才得意地说出了最后句:“他只挺了挺,场争竞就此消解。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条!”

李鸿章这个故事讲完,曾国藩的孙女婿把这个故事听完,并最终记了下来,这就可以确证曾国藩的《挺经》并非子虚乌有空|岤来风。虽然我们现在还是不得见这部《挺经》的真面目,虽然《挺经》直是曾国藩研究中的个谜,但绝不能否认《挺经》的存在,更不能否认曾国藩有套“挺经”的思想与智慧,虽然它有可能只是曾国藩的腹稿,也有可能只是秘而不宣的私藏本,更有可能只是小范围内传播的口头作品而已。

.,/|

第33章 《挺经》与“刚”(1)

那么,曾国藩这套“挺经”的思想到底具有怎样的内涵?它与曾国藩的家训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解玲还需系玲人,我们还是要从李鸿章的话里探究竟。

李鸿章说:“他只挺了挺,场争竞就此消解。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条!”我个人感觉这句话里有两个意思特别值得注意。个是“挺了挺,场纷争就此消解”,另个是“开宗明义”。

我们先来看这个“开宗明义”。李鸿章既然说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条,那么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定是整部《挺经》的主旨,至少也是可以看出《挺经》主旨的道理。那么,这个道理到底是什么呢?这就要说到李鸿章所说的“他只挺了挺,场争竞就此消解”的内涵了。

因为这个“挺了挺”在《挺经》中是“开宗明义”的事,所以后来有不少人都对其内涵做过猜测。

比如这个故事的记载者吴永,他是曾国藩的孙女婿,又是这个材料的第手作者,又是亲自听李鸿章转述的这个故事,可他最后竟然说这个故事所说的道理“意用何在,亦殊不甚明白”。也就是说,想了半天,居然想不明白这个故事要说的道理是什么?或者是想不明白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怎么能做整部《挺经》开宗明义的第条阐释!

后代有些学者对此不以为然,说这有什么想不通的,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不过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将欲取之,必固予之”的简单道理,意即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些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些什么,这就是简单的辩证法,也是非常符合曾国藩的行事原则,因为曾国藩向来是个“得心应手地运用黄老之道的高手”黄裳《妆台杂记·关于挺经》。

但如果只是黄老之学,只是把《道德经》里的道理简单地发挥下,曾国藩还有必要写这个《挺经》吗?李鸿章还有必要作神秘状地谈这部《挺经》吗?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老农“挺了挺”的故事应该没有这么简单。

所以吴永也觉得应该没有这么简单,他虽然说“不甚明白”,后来还是反复揣摩了许久,然后又说他推测这条“挺经”的意思应该是:“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庚子西狩丛谈》这话是说碰到事情别空发言论,别只做个旁观者,要能挺起胸膛负责任,这叫挺身入局。这就是曾国藩的《挺经》开宗明义的大智慧。

说实话,吴永的这个解释也算是不错的,所以后人大多以吴永的负责任的“挺身入局”说作为曾国藩《挺经》思想的根本。但细想下,传得如此神秘的十八条《挺经》,且被李鸿章这样中国近代史上顶尖人物视为不传之秘的《挺经》,不过只是负责任,不旁观,这又实在让人不免有些疑惑,至少觉得分量不够。定还有些什么,甚至是些更重要的东西,是曾国藩这部鼎鼎大名的《挺经》所要表述的。

还好,有个重要的线索可以帮我们解开这个谜团。这个线索就是第个提到《挺经》的曾国藩的好朋友欧阳兆熊。

欧阳兆熊在《水窗春呓》里说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四个非常关键的字,叫“言其刚也”。这样来,全句表述就变成了:

“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

按古文的理解,此处“言其刚也”也应该是曾国藩自称的内容,这样来,这个“言其刚”就成了曾国藩自己所说的《挺经》这部书的创作目的了。如此来说,《挺经》这部书的主旨也就很清楚了,它要说的就是个字—刚。

如果拓展来说,就是—“刚”的艺术,“刚”的智慧,“刚”的哲学。

但这样来问题又来了,即这个“刚”和那个老农“挺了挺,消解纷争”又有什么关联呢?就算有关系,这个“挺了挺”怎么能是“刚的艺术刚的哲学刚的智慧”的“开宗明义”的表述呢?

首先,我想欧阳兆熊所说曾国藩的《挺经》是“言其刚”这个主旨定不错,因为曾国藩向来特别重视这个“刚”字。他曾在日记里多次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就是说重视“刚”本来就是他们曾家家训中的传统,他曾国藩当然要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其次,细想下,这种“刚”的智慧和这个老农的“挺了挺”还确实是有着内在的统的。我个人细细揣摩之后,认为曾国藩的《挺经》之“刚”主要包含着以下几层内涵。

第,这个“刚”不是性格上的刚硬与刚烈,而是种临事之刚,也就是吴永所总结的“入局”之“刚”。

般谈到“刚”,都是指性格上很刚强很刚烈,动不动就像《窦娥冤》里的窦娥样,那是很刚烈。事实上曾国藩自己也有这个缺点,他原来性格上就有类于此“刚烈”的面。比如他的多次自杀在晚清史上就很是有名。

关于曾国藩到底有几次自杀至今还有争论。般来说,是有三次。

第次靖港之战。湘军初出山,也是曾国藩亲自指挥的第场战斗,在靖港城下,湘军中了太平军的埋伏,战船都被烧了,兜头场大败。其实伤亡也不大,但是曾国藩忍不下这口气,站在船头看着自己水师大败,愣在那里发呆。愣了半天后,曾国藩突然向船边紧走几步,“噗通”下跳水里了。这是他的第次自杀。

大家好不容易把他救上来后,醒过来的曾国藩却不肯换满是江泥与水草的湿衣服。原来他起了必死之心,还要接着跳。手下赶紧弃船登岸,移师长沙附近的妙高峰。即便如此,曾国藩还是不肯换衣服,穿着江泥和水草的纪念装埋头开始写遗嘱,还让他最小的弟弟曾国葆去买口二两银子的薄皮棺材来。

左宗棠听说后专门从长沙跑来把他当面臭骂顿,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曾国藩说起来也是湘乡号人物,肚子里还撑不下那几十艘大船吗?曾国藩尽管听,却不说话,依旧埋头写遗书。直到第二天前方战报传来,塔齐布湘潭大获全胜,全歼太平军主力,并举攻下湘潭城,这时候曾国藩才收起了必死之心。

在整个湘潭战役中,靖港之战不过是局部战斗,曾国藩作为三军主帅,甚至不能等到主战场的战斗结果,靖港小小败就要死要活。原因只在于其性格太过刚烈。士可杀不可辱,初战失利,他便引为奇耻大辱。

第二次自杀,在江西,在鄱阳湖。当时,曾国藩碰到他平生大克星—石达开。综其生作战来看,他碰到石达开就要打败仗,所以在江西湖口被石达开杀得大败。情急之下,曾国藩又要跳湖自杀,被手下拼命拦住。大概曾国藩的手下已有经验,知道大帅有跳水的爱好。曾国藩被手下拦住后愤然上岸,到了罗泽南大营门口,大喝声:“牵匹马来!”

古时作战,陆上交锋就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样,大家面对面扎下营垒,彼此相距也不甚远。罗泽南的大营正对着太平军的大营,相距也不过数千米。曾国藩在大营门口,翻身上马,仰天声长叹,然后言不发,唯怒发冲冠,抽马鞭,冲着太平军军营策马狂奔而去。这架式是非要入敌阵只求死,要么就是想撞死在太平军军营外面。但他介文臣,马术了了,大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拦了回来。这是第二次自杀,又没死成。

第三次自杀,在安徽,在祁门。曾国藩不听李鸿章之劝,非要把老营扎在祁门的盆地里,却被李秀成陈玉成二十万大军团团围住,眼看置之死地而不得生。曾国藩百般无奈之时,又开始写遗书,同时又让弟弟曾国葆去买二两银子的薄皮棺材了。

曾国藩代大儒,为什么面临挫折却总是最先想到自杀?就是因为他性格中有着太过刚烈的个性因素。他总是觉得士可杀不可辱,于是,死成了这位刚烈大儒大辱大败后的第反应,可见他的性格里定有刚烈的面。

但是,如果他所说的“刚”只是性格上的刚烈,那么,说十八条“言其刚也”的《挺经》能精通造化,就实在太过荒唐与可笑了。

其实,曾国藩还有次自杀,不是明的,是隐性的,类似于自杀,只是不为人所注意,且与前此三次很不样。

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形势正当危急,慈禧太后点名让曾国藩去收拾这个烂摊子。这时,朋友故旧都劝曾国藩不宜去趟这淌浑水,连大儿子曾纪泽都写信劝父亲要三思而行,并提醒老爹这去有可能晚节不保。事实上,曾国藩正是在天津教案后被举国上下骂为“卖国贼”的,连他自己事后也后悔地写了句话—“内疚神明,外惭清议”,那就是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天下士大夫的清议了。但是,曾国藩出发前却在给儿子的信里袒露心扉,以为国家有难,自己身为直隶总督,虽然知道此行不利,甚至有可能因此身败名裂,但也无可推托。所以他临行之前,先做了件事,又让手下买了口棺材,还是二两的薄皮棺材,然后大笔挥,写下句“大将不辞刀头死”,然后抬着棺材就上路了。

这看上去也同样是抱着必死之心的,但和前三次的自杀却不样。明知道是个死局,还要挺身入局,这就不是简单的性格之刚烈了,而是种临事的大勇气大担当。这种大勇也是种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就是碰到事情,知道难,甚至已经预见到个悲剧的结果,但是必须担当,必须面对,必须不能逃避。这叫什么?这就叫挺身入局!这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个关键,也是人生的第条智慧。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34章 《挺经》与“刚”(2)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过人生有三层境界,第层境界:“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两层境界说的是什么?后来王国维自己也有解释,说这两层境界就叫“入乎其内”,意思是说人生要想取得定的成就,定不能只在局外旁观,首先就要有入乎其内的精神。入乎其内可能艰难,可能困苦,可能结果未必好,但它却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有后来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出乎其外”得成正果了。

所以,通过曾国藩的几次自杀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他在《挺经》中所说的“刚”并不只是种性格上的刚烈,其实更重要的是种临事之刚,也就是吴勇所说的“挺身入局”的勇气与担当。

第二,这个“刚”不是刚愎自用的“自用之刚”,而是强毅自胜的“自胜之刚”。

曾国藩在家训中教育子弟时曾解释强毅与刚愎的区别时说:“强毅与刚愎有别。自胜之谓强,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曾国藩全集·家书》

曾国藩这里所说的“强毅”其实就是“刚毅”,所谓刚强者,刚即是强,所以曾国藩常用“强”字来指代他挺经中要说的“刚”。另外,他之所以要用“强毅”来代替“刚毅”,还因为怕子弟在学习刚毅时走向刚愎的误区。所以他特别强调强毅与刚愎的不同。

刚愎的“愎”在汉语里是任性与固执的意思。因为任性固执,所以易自用,也就是自以为是。当我们碰到事情的时候,最易产生的首先是直觉,是本能反应,然后凭直觉习惯与本能反应对事情做出想当然的判断,然后根据这样的直觉判断去行动,去执行,并固执地认为事情就是这样,而做法如此皆属应当。这样的行动态势,就叫刚愎自用。

曾国藩认为这种刚愎自用正是做事情最危险之处。因为这放纵了本能,也就放纵了自我认知中的缺陷,当个人用本能中的缺陷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与事务的时候,还没有做,已经失败了大半了。所以他以为只有克服自我的本能,克服自我的缺陷,克服临事时的直觉判断,才能获得判断力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而这种克服自我自我超越的过程就是种真正的“刚”,种自胜的刚,种强毅的刚。

所以,他在家书中时常会提到李元度的例子。他曾经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样挥泪斩元度,虽然对李元度的人生偃蹇他始终抱有歉疚之情,但他对李元度徽州之失的认识后来却是非常清醒的。像李元度这类人,和马谡样,都是极聪明的人物。但越是聪明人却容易犯个致命的错误。他在家训里曾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致败。”《曾国藩全集·家书》傲,则易刚愎,易自用。这就是聪明人最容易犯的致命错误。

李元度在刚愎自用上与马谡如出辙。马谡去守街亭,李元度去守徽州,出发之前,诸葛亮和曾国藩都交代了攻守方略,可是,马谡和李元度都自以为是,在明明有既定作战方针且明知既定作战方针是正确的情况下,凭着己之兴致,想当然地按着自己的意思来。

他们为什么会不顾眼前的战局态势而想当然地行动呢?

就是因为这两个人都太有才了!

平常他们就是人所共知的聪明人,他们的聪明被环境所公认,也被他们自己所认可。这种认可由来已久,深入自我的内心深处,以至于根深蒂固,成为了种潜意识。然后这种自我认知的本能意识决定了直觉判断,所以马谡才会不听王平之劝而上山扎营,李元度才会不顾曾国藩约法三章而出城邀战,结果证明他们的直觉判断完全是想当然耳,而惨败的结局也证明他们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刚愎自用的个性与性格。

曾国藩曾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又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曾国藩全集·家书》李元度大概就是曾国藩因“军事推之”得出的最好例证。事实上就人生成败而言,傲比惰的风险更大,惰只是导致不成功,故多属庸人;傲却容易导致大失败,故多属才人。所以曾国藩主张越是有才的人,越是聪明的人,越要学会“强毅之刚”“自胜之刚”。

那么,如何才能弃刚愎的“自用之刚”而获强毅的“自胜之刚”呢?曾国藩以为关键在个“明”字。

曾国藩说:“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又说:“强字,需从明字出。”《曾国藩全集·家书》

什么叫明?老子《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唯有先“自知”,才能“自胜”,才能有强毅之刚。所以曾国藩的“挺经”又有个名字,叫“明强挺经”,之所以如此,由明而强,而强而刚,这才见出其挺经的大智慧来。这种大智慧既可以用来“担当大事”建功立业,又可以用来自我修行“修身齐家”,所以曾国藩在家训中又说:“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曾国藩全集·家书》

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自幼体质孱弱,但却聪颖过人。曾国藩给他取了表字曰劼刚,就是怕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让他要有自胜之刚。劼就是勤勉的意思,刚就是明强的意思,勤勉明强,不仅可以纠“傲”之弊,也可以纠“惰”之弊。甚至对改变孩子的身体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后来的曾纪泽出使欧美英俄,在屈辱的“弱国无外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以不卑不亢之姿刚柔并济之智,书写过段传奇式的辉煌。

后来,国学大师古史辨派的开创者顾颉刚先生因敬佩曾纪泽,弃原名诵坤,而改名颉刚。只是他把“劼”改成了“颉”,劼还只是勤勉之意,颉则是挺着脖子的样子。不仅挺身子,连脖子都挺着,这叫什么?这叫强项令!所以“颉刚”比起“劼刚”来,竟还要再刚些!

当然,过犹不及,曾国藩也说“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如此说来,倒还是曾国藩为曾纪泽起的“劼刚”更符合明强挺经的精神。

第三,这种“刚”不是种克人之刚,而是种克难克惰之刚。

让我们回到李鸿章那个解读《挺经》“开宗明义的第条”的故事里,李鸿章称赞那老翁说:“他只挺了挺,场争竞就此消解。”请注意,他并没有说这个老翁挺了挺就折服了这个货郎,而是说老翁挺了挺就消解了场争竞。

若老翁最后折服了货郎,其结果不过是胜人。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追求的种结果,即胜过或超过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自我的胜利,这在曾国藩叫“胜人处求强”,这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明强的原意。虽然最后的结果看上去是老翁折服了货郎,但这只是结果的种表象,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求刚的出发点,更不是其挺经哲学的落脚点。既然说“挺了挺,场争竞就此消解”,说明出发点与落脚点都不在人,而在事。争竞即纷争,所以所谓的挺身入局之刚,不是面对对手,而是面对事情面对矛盾的处事技巧与智慧。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