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薛宝钗自得地微微一笑,却不说话,甚是矜持。

张倩听说连忙与妹妹再次谢过薛姨妈,又谢过薛宝钗,这才再度给贾母见礼,得到允许之后,方才在贾玖的下首坐了。

一屋子的人,贾母在上面的榻上独坐。贾宝玉和史湘云进挨着他,这也是往日里贾宝玉和史湘云的位置◇手便是端坐在交椅上的薛姨妈。下面的两溜靠背椅,东首第一把坐的就是抱着弟弟的贾玖,他的下面便是张家姐妹;西首第一把靠背椅是贾元春,下面是薛宝钗、探春和惜春。

惜春年幼,贾琮更小。这两个根本就不知道屋里这些人的这番表演,到底意味着什么。两个奶娃娃,被人抱着,却都瞪着眼睛四处张望。之前张氏姐妹站在屋子的正中央,给长辈们见礼,接受长辈的礼物,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之后,他们就没了兴趣。现在,屋子中间空出来了,他们也发现了对方。

小孩子的记性可是非常好的。他们显然都认出了对方,也想起了双方的仇恨。两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孩子,紧紧地盯着对方,瞪大了眼睛,像两只幼兽互相释放着杀意,警告对方不许靠近。

可惜,他们的这番心意大人们可不了解,至少贾母不清楚。贾母见贾琮和惜春两个紧紧地盯着对方,还以为这两个孩子是因为找到了玩伴而高兴,连忙道:“我们去套间罢,那里有大床,足够他们爬的。”

贾玖觉得贾琮的情绪有些不对,以前没有见过贾琮这个样子,却没有想太多。抱起贾琮就跟着贾母进了东套间。

惜春的奶嬷嬷先放下惜春,贾玖迟疑了一下,也将贾琮放在惜春的边上。惜春还在奶嬷嬷怀里的时候,就盯着贾琮,等贾琮被放下来,他先是盯着贾琮,等贾玖直起身子,他看这贾琮,见贾琮一直坐在那里玩手指。突然扑过去,一口肯在贾琮的小脸上。贾琮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双手胡乱拍打,打在惜春的身上啪啪作响。惜春的脸上也挨了两下。惜春吃不住痛,也哇地一声,哭了。

贾母才转过身呢,被这两个小东西给吓得着实呆了一呆。倒是贾玖反应快,连忙抱起弟弟,只见贾琮的脸上还有一个明晃晃的牙印子。贾玖一面亲贾琮,一面轻轻地拍打着贾琮的背,还不住地低声安慰贾琮,告诉他“痛痛飞走了”。惜春的奶嬷嬷也在另一边安抚惜春。

还是薛宝钗反应快,他道:“上回二妹妹去公主府参加簪花会。琮哥儿不见了二妹妹又哭又闹,还打了四妹妹好几下。想来四妹妹还记着这件事情呢。”

贾母道:“这两个小东西,真真是来讨债的。谁家的孩子跟他们这样闹腾的?也就是二丫头好性儿,琮儿一闹,他就一再安抚。还抱着他在屋里转。把他惯出这脾气来。换了别人家里,哪里会由着他!”

张清道:“我们在家的时候,堂兄弟们也闹腾得厉害,长辈有时候被闹得烦了,抓过来就是好几下,一准乖乖的。小表叔是好福气,二姑姑疼他。老太太嘴上这样说,其实这心里还不是心疼得紧?”

贾母道:“你怎么知道我在心疼?”

张清道:“难道不是么?若是老太太不疼小表叔,小表叔哪里敢在老太太跟前这么闹?还不是因为老太太知道老太太心疼他,故而敢在老太太面前放肆?我听说,不仅是小表叔,就是其他诸位表叔和姑姑。一个个都是老太太您一手养大的。我看老太太是嘴上说表叔会闹腾,这心里面却在高兴表叔的身子好,将来一定能平平安安地长大、成家立业呢。”

贾母点点张清的小鼻子道:“你又知道了。不错,小孩子的闹腾,我早就习惯了。不要说这些孙子孙女。就是老二和敏儿,不也是我一手养大的?也就老大,刚出生没多久就被婆婆抱了去。以前啊,我老是发愁,家里十几年都听不见小孩子的闹腾声,这么大的一座宅子冷冷清清的,就住了几个人。那个时候,我才是日夜难安。如今跟前有你们,还有你们的表叔姑姑们,我这心里这才安定了些。可惜了,家里人还是太少了。”

史湘云道:“老太太,您还说呢。过两年,琏二嫂子进了门,二哥哥再给您娶个孙媳妇儿,您好用这么发愁?”

贾母道:“那还要好几年呢。”叹息过后,才发现自己失言,道:“姨太太,让你看笑话了。老婆子年纪大了,就是爱胡思乱想。”

薛姨妈道:“不止老太太有这样的心事,就是我们家也一样。我们家只有蟠儿一根独苗,我朝思暮想都盼着给他娶个媳妇儿。可惜,他自己不知道上进,年纪又小,还真是叫我发愁呢。”

贾母拍拍薛姨妈的手,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他们长大了,就会好起来的。”

说话间,下面的丫头仆妇们就安置好了桌椅碗筷,请主子们入座。

贾母见贾琮和惜春两个还在哭,就示意他们先吃饭。依旧是贾母坐主位,左手是贾宝玉,右手是史湘云。贾宝玉的下面就是薛姨妈,然后是贾元春薛宝钗探春,史湘云的下面,隔着一个位置便是张倩,然后才是张清。张清与探春之间正好隔着一个位置。

作为长辈,贾母当然不会等贾玖。所以他们先吃饭,贾玖继续安抚贾琮。如果不是主子们在场,又有贾玖在边上安抚贾琮,惜春的奶嬷嬷都要去捂惜春的口鼻了。只是现在,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安抚着惜春,还要提心吊胆,防止惹怒了贾母这位老祖宗。“

01(第一更)

但凡略略讲究的人家,都知道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不是说话聊天的地方,说话聊天的是吃饭之后,如果说是吃饭,却不停的聊天,那就不是吃饭,是酒席或者是应酬。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饭桌上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教养的时刻。

在变故发生之前,贾母的心力大多放在贾宝玉这个宝贝金孙身上,再多一点的心力,也被一心挖墙脚、攒私房的王夫人给拉了过去,就是再偶尔那么一点目光,还有赖嬷嬷和他的丫头们讨好他呢,哪里轮得到一向不得他心意的二孙女身上?不然以贾母的精明,只怕早就发现自己的孙女儿的不对劲了。

等贾玖从宫里回来,试想,这天底下又有哪里的规矩比得上宫廷?经过宫人们紧急训练的贾玖自然不会在饭桌上露出马脚。

除了贾玖这个半路出家的冒牌货,贾家的女孩子们在这种事情上也是被一再提点过的,就是出身商人之家的薛宝钗也一样。但是张氏姐妹却不一样。

无论是贾母还是薛宝钗,他们都听说了有关张氏姐妹的事情。尤其是贾母,他得到的消息要比薛宝钗来得更清楚更全面些。他知道张氏姐妹在家里就跟不要钱的丫头一样,要做很多活,还要伺候继祖母和叔叔婶婶还有堂弟堂妹乃至是表弟表妹。不同的是,贾母知道下面的人不会骗他,而薛宝钗则认为下面的人又说谎了。

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因为张倩的表现。至始至终,张倩就跟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一样,行不露足笑不露齿,长辈不开口就不插嘴,安安静静地做着,即使来到了饭桌之上,张倩的表现也可以说完美。食不言寝不语这句话,也许小门小户的也知道,但是他们绝对做不到在饭桌上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要说喝汤。就是碗碟磕碰交击之声也没有,那就需要本事了。而明明是第一次穿好衣服、戴精美首饰的张倩却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见他在这上面是下过功夫的。

贾母对张家的事情知道得不少,他知道。那个张贾氏,也就是张倩张清姐妹的亲祖母在生下儿子以后身子就不大好,后来又经历的那场风波,很快就积劳成疾去世了,而他丈夫也因为自己体弱,儿子又小,这才娶了填房。这个填房就是开始的时候对便宜儿子还可以,等他生下自己的儿子以后,也会对便宜儿子起了别的心思☆好的证据就是张氏姐妹的母亲的出身不高,这桩婚事甚至可以说是对方高攀了张家。贾母了解过这姐妹俩的母家。没有一个成器的男丁就不说了,当家的男人居然还是一个酒鬼兼赌徒,几次闹上门来,要拿走姐姐的嫁妆,还联合外人要把外甥女二卖掉。这样的人家的女儿不可能有很高的修养。又如何能够教养好孩子?唯一的可能是这个女人的身边有个大家出来的丫头嬷嬷之类的人在边上指点,甚至连张氏姐妹的母亲本身就是被这些丫头嬷嬷教养提点过的,所以这个张倩才能够有今日的表现。

因为得到的讯息不同,薛宝钗得到了跟贾母完全不同的结论。薛宝钗知道,有些奴才被困在着内宅,唯一的乐趣就是到处说新闻,这张家也许比不上贾家。可张氏姐妹的祖父也曾经做过官,想来家里也不会十分不堪≡己会得到那样的消息,可见是流言夸大了。当初自己可是被家里特别请来的嬷嬷训练了整整三个月,才会有如今的仪态,这个张倩虽然略有不足,却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至于妹妹张清。早就被薛宝钗划入了不堪造就的那一类去了。

对比姐姐的优雅,张清在饭桌上的表现绝对抢眼。发出声音最大的人是他,将碗筷弄得叮当响的人也是他,饶是他已经很小心了,他还是差点把饭碗给碰跌了。这样的行为。落进贾母的眼里,是这孩子紧张,又不曾被好生教养着,故而才会有次表现;而落进薛宝钗的眼里,就是张清太过粗俗,无须进一步往来。

张清可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这番表现,贾母对自己的评价降了一颗星,而薛宝钗彻底跟自己划清了界限。他就是知道了,也会大笑三声。面上你好我好,背地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阴你一把的宝姐姐,绝对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主儿,甚至连靠近都会中毒。看书的时候会认为他的作为是不得已,但是身边有一个活生生的薛宝钗,张清一准能闪多远就闪多远。

好在饭桌上的人并没有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姐妹身上,因为贾玖已经安抚好贾琮,将贾琮哄睡着了,上来告罪,得了贾母的允许,这才坐下开始用饭。

张倩心细,他发现,之前贾母明显是放慢了动作,并没有吃多少东西,等贾玖坐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贾母还在吃。张倩打量了一下饭桌上的其他人,也只有薛宝钗和自己还在往嘴里搬东西,至于贾元春贾宝玉史湘云和探春,早就将碗筷都放下了。至于他妹妹张清,从来是个好胃口的,也不知道他的胃是怎么长的,每日能够塞得下那么多的东西。

等贾玖忙忙地扒完饭,贾母这才慢悠悠地放下筷子,张倩看见薛宝钗与自己同时放开自己手里的筷子,而薛宝钗显然也注意到自己在看着他,对着自己微微颔首。

漱口,盥手,诸人再度移到西套间,这才是吃茶说话的时间。

贾元春是第一个开口的:“老太太,眼看着这拈花会就在五天后,也不知道老太太有个什么章程?这一次可是十年一次的盛会呢,就是南面的宋国国师也来了,还有往日里一直清修的仙师们都会露面。上一次的盛会,孙女儿也有幸参加了,可惜,那个时候孙女儿也小,得的又是一般的帖子,隔得老远还看不清,如今想起来就遗憾得紧。”

贾母道:“十年一次的盛会啊。可惜了,这样的盛会没回也只给我们这些信众三天的时间。每次到了这个时候,那三清观四周都是人山人海。”

“不是说二妹妹拿到的是极难得的帖子么?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我们能不能到三清观里面去。”

贾母笑道:“你呀,又打你二妹妹的主意了。”

贾元春笑道:“孙女儿的这点子小心思还是叫老太太给说破了。其实啊,孙女儿还真的很好奇呢。记得当初,孙女儿也是在拈花会的时候,在三清观外面算了命,得了批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孙女儿份例涨了一大截,家里还特地为孙女儿请了嬷嬷。可惜那个时候的孙女儿也是个淘气的,哭着闹着不肯上学,被母亲关起来,狠狠地饿了三天,这才哭着鼻子去了。当年的事情,孙女儿至今记忆犹新。”

贾元春一提旧事,贾母也是感慨不已,道:“可不是呢。我们原说,你父亲不过是五品的工部员外郎,你就是要进宫也只能走小选,故而想着求了恩旨给你寻门好亲事也能给你哥哥找个臂膀。可惜,你母亲得了这话就活动起来,开始大力栽培你,老婆子记得,也就是这件事情之后,开始隐隐有流言,说琏儿不是读书的料子,说他不求上进,连请来的先生也这么说。老婆子记得,那个时候,你母亲经常打发人去关心你哥哥,还送了先生娘子好些东西罢?”

简单的枕边风、有效的策略,毁掉了贾琏的科举之路,也让贾珠有了进国子监的机会。当初贾母没有及时反映过来,可是如今想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雪里藏尸终究还是有雪化尸现的那一天。贾母又不是笨蛋,如果不是觉得贾琏将来会继承爵位和祖业,走不走科举都无所谓,相对而言贾珠更艰难些,让他忍不住地偏向于贾珠,他又如何会保持沉默?

贾元春没有想到贾母居然会当众提起此事,还是在薛姨妈和薛宝钗的面前,顿时尴尬无比,甚至还有几分恼羞成怒。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这话私底下说说便是了,又何必说开呢?这里还有外人呢。

事关王夫人,贾宝玉也不好开口,他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为王夫人的妹妹和外甥女儿,薛姨妈和薛宝钗就更加不好开口了。

张清想了想,道:“老太太,这拈花会是什么样儿的?您说与我们听听,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可好?”

贾母笑道:“是了,你们年纪小,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可能不会跟你们说这个。这拈花会啊,其实是法会,不但有诸位仙师,还有达官贵人,甚至太上皇和当今万岁都会参加。拈花会上有专门的辩经,每一位学子都能够在这里畅谈国家大事,让上位者了解自己。所以,拈花会不但是道门盛会,也是国家与科举之外又一道选拔良材的途径。”

02(第二更)

宫闱深深深几许。

虽然宫城很大,人很多,号称光太监就有十万,可宫苑之内依旧空旷得很,除了各处的守卫,几乎看不到人。因为没有上面的允许,下面的宫女太监们可不能到处乱走。出了事情,那是要命的。

至少贾家二姑娘住进了这处偏殿之后,就没有见到几个人。不过,他的待遇倒是不错。大太监王继恩可是按照郡主来宫里小住的规格给他安排了四个宫女并四个小太监。当然,这八人人还要负责偏殿的卫生,又要轮番值夜,平时只能轮换着上来当差。

贾元春来的时候,他堂妹正好坐在窗下对着窗外发呆,两个宫女则坐在下面的小杌子上做针线。

贾元春一进来就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二妹妹,我求求你,你放过我母亲吧。他年纪大了,可经受不住啊。”

贾家二姑娘跳到地上,认了半天才道:“原来是二叔家的大姐姐。大姐姐变化可真大,我都认不出来了。大姐姐是在哪里当值啊?今儿怎么有空来这里?”

贾元春扑过去想抓贾家二姑娘的衣角,却被边上的宫女鸣琴踢开了:“既然是宫女,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这里是你可以随便进的地方吗?”

贾元春泣道:“事关家母,请两位姐姐行行好,成全小妹的孝心。求求你们,求求你们。”说着,连连磕头。

贾家二姑娘道:“我知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大姐姐这样做,是不是想博同情,让人觉得我霸道、容不得人?孝道?大姐姐心里真的有这个词么?大姐姐既然是孝女,为何二老爷和二太太犯错的时候,大姐姐不知道劝谏。如今却来求我,难道只有大姐姐才是孝顺的?还是说,我应该看着我父亲背上不实的污名、由着下人作践,并且对不闻不问。这才是大姐姐眼里的孝顺?”

贾元春一愣,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听见后面有人道:“将人拖下去,打水洗地。不要让这个女人脏了我的地,污了孝顺二字。”

众人抬头一见,可不是皇帝驾到,纷纷伏地行礼。

食色性也。

当今皇帝是个喜好美人的,虽然现在得宠的丽贵妃是个骄傲的小辣椒,但是之前的三位已故贵妃都是娇滴滴的柔弱美人,宫里还有一个凭着温柔慈善从宫婢爬上来的四妃之一季淑妃,所以,但凡有这个心思搏一搏青云路的宫中女人,只要能忍的,走的都是这一路线。

贾元春也不例外。

换了另外一种场景,精心收拾过的、楚楚可怜的他,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自己线条优美的侧脸,皇帝说不定还会心动。但是喜好美人并不等于说皇帝是个脑残,相反,有些时候,他比任何人更较真。

贾政夫妇已经冒犯了他的底线。

皇帝坐定之后,才对地上趴着的贾家二姑娘道:“丫头,你可知道外头对你父亲的评价?”

贾家二姑娘歪着脑袋想了想,道:“万岁,臣女不知道外面的事情,但是家里的那些奴才嘴上说的,臣女却是听说过的。”

“哦?你说来听听。”

“是,万岁。臣女听说过的最多的无非十二个字,荒yin**、没有担当、不知进取。不过,臣女觉得,父亲这样挺好的。”

皇帝一听,笑了:“为何这么说?”

贾家二姑娘道:“看我们家下面的奴才就知道了,他们在背后上蹿下跳,挑拨着我们两房内斗,为的还不是让荣国府乱起来,好让他们有机会浑水摸鱼、乘机捞好处?一家子斗得跟乌鸡眼似的,最后两败俱伤,却让一群奴才在背后弹冠相庆,难道这样才是好的?推己及人,难道要我父亲也跟那些人一样?所以我说父亲这样真的挺好的。乖乖呆在家里,领着朝廷给的体面,不惹事,也不让朝廷烦心,更不曾害了人。所以,臣女说,这样的父亲,哪怕是被人笑话不知进取,也是极好的。”

皇帝心中一动,脸上的笑意更是真实了几分,招手让贾家二姑娘起来,站在自己身边说话:“不错,如此看来,你父亲的不知进取也算不得过错。”

贾家二姑娘道:“是啊。其实有关我们家男丁的事儿,我是看在眼里的。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看我那个比我小半岁的堂弟就知道了,我们家的男人,有本事的,真的没几个。”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