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房里面梁铮直直地站着,看着墙上的字。见贾赦进来了,叫了他两声贤侄,这才转过身来。

贾赦见第一声对方没有听到,这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而对方转过身来,贾赦一看到对方的神色。更是连腿都软了。

“贤侄今日不是为了私事来的罢?”口中虽然这么说,贾赦心里已经知道了对方要说什么了。

果然,只听梁铮道:“贾将军,本官今日是奉命来问你的,你可知道工部员外郎贾政贾大人的女儿的所作所为?”

贾赦道:“原来不知道。回家以后就知道了。”

梁铮又道:“那你是否事先知道他有这个打算?”

贾赦摇摇头,道:“以前不知道,事情发生以后,我才知道。”

“敢问将军是如何得知的?”

贾赦苦着脸,道:“是小女。小女注意到了一些异常,所以一直有留心。但是小女真的不是同谋啊,他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胆子会这么大。”

梁铮又道:“那么大人,同谋是谁?”

贾赦道:“是薛家的人。原来我那个侄女儿就是看中了薛家多年经营起来的人脉,这才极力周旋让薛家住进我们家里的。”

梁铮道:“敢问贾将军,令爱被责罚之后,是否对您说过一罪不二罚的话。”

“有。可是……”

梁铮叹了一口气,道:“姑父,侄儿今日不是来拿人的,只是来问话的。不然,今日侄儿就应该穿官服,而不是穿便服了。”

贾赦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擦了擦汗,请梁秫下,这才道:“贤侄,不知道上面对我们科有什么话吩咐?”

梁铮道:“不瞒姑父,上头对那边已经起了提防,姑父和表弟表妹也受了牵连……”

贾赦立即跳了起来:“贤侄,我就这么三个骨肉剩下,他们若是有个好歹,我,我也不用活了……”

梁铮连忙扶贾赦坐下,道:“姑父稍安勿躁,请听侄儿说。虽然被那边连累,但是姑父和表弟表妹也不至于马上落罪。父亲也说姑父若是能够将功赎罪,那一切就好说。”

贾赦道:“将功赎罪?什么将功赎罪?要怎么做?”

梁铮道:“很简单,就是想办法让道门纳税。”

“这~”贾赦迟疑了,道:“我哪里有那么大的能量。别看我们这次拿到了两张拈花帖,那可是你表妹的功劳,换了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梁铮道:“就是要表妹去做。”

“什么?”贾赦大吃一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哪跟哪儿啊?

01(第一更)

但凡略略讲究的人家,都知道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不是说话聊天的地方,说话聊天的是吃饭之后,如果说是吃饭,却不停的聊天,那就不是吃饭,是酒席或者是应酬。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饭桌上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教养的时刻。

在变故发生之前,贾母的心力大多放在贾宝玉这个宝贝金孙身上,再多一点的心力,也被一心挖墙脚、攒私房的王夫人给拉了过去,就是再偶尔那么一点目光,还有赖嬷嬷和他的丫头们讨好他呢,哪里轮得到一向不得他心意的二孙女身上?不然以贾母的精明,只怕早就发现自己的孙女儿的不对劲了。

等贾玖从宫里回来,试想,这天底下又有哪里的规矩比得上宫廷?经过宫人们紧急训练的贾玖自然不会在饭桌上露出马脚。

除了贾玖这个半路出家的冒牌货,贾家的女孩子们在这种事情上也是被一再提点过的,就是出身商人之家的薛宝钗也一样。但是张氏姐妹却不一样。

无论是贾母还是薛宝钗,他们都听说了有关张氏姐妹的事情。尤其是贾母,他得到的消息要比薛宝钗来得更清楚更全面些。他知道张氏姐妹在家里就跟不要钱的丫头一样,要做很多活,还要伺候继祖母和叔叔婶婶还有堂弟堂妹乃至是表弟表妹。不同的是,贾母知道下面的人不会骗他,而薛宝钗则认为下面的人又说谎了。

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因为张倩的表现。至始至终,张倩就跟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一样,行不露足笑不露齿,长辈不开口就不插嘴,安安静静地做着,即使来到了饭桌之上,张倩的表现也可以说完美。食不言寝不语这句话,也许小门小户的也知道,但是他们绝对做不到在饭桌上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要说喝汤。就是碗碟磕碰交击之声也没有,那就需要本事了。而明明是第一次穿好衣服、戴精美首饰的张倩却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见他在这上面是下过功夫的。

贾母对张家的事情知道得不少,他知道。那个张贾氏,也就是张倩张清姐妹的亲祖母在生下儿子以后身子就不大好,后来又经历的那场风波,很快就积劳成疾去世了,而他丈夫也因为自己体弱,儿子又小,这才娶了填房。这个填房就是开始的时候对便宜儿子还可以,等他生下自己的儿子以后,也会对便宜儿子起了别的心思☆好的证据就是张氏姐妹的母亲的出身不高,这桩婚事甚至可以说是对方高攀了张家。贾母了解过这姐妹俩的母家。没有一个成器的男丁就不说了,当家的男人居然还是一个酒鬼兼赌徒,几次闹上门来,要拿走姐姐的嫁妆,还联合外人要把外甥女二卖掉。这样的人家的女儿不可能有很高的修养。又如何能够教养好孩子?唯一的可能是这个女人的身边有个大家出来的丫头嬷嬷之类的人在边上指点,甚至连张氏姐妹的母亲本身就是被这些丫头嬷嬷教养提点过的,所以这个张倩才能够有今日的表现。

因为得到的讯息不同,薛宝钗得到了跟贾母完全不同的结论。薛宝钗知道,有些奴才被困在着内宅,唯一的乐趣就是到处说新闻,这张家也许比不上贾家。可张氏姐妹的祖父也曾经做过官,想来家里也不会十分不堪≡己会得到那样的消息,可见是流言夸大了。当初自己可是被家里特别请来的嬷嬷训练了整整三个月,才会有如今的仪态,这个张倩虽然略有不足,却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至于妹妹张清。早就被薛宝钗划入了不堪造就的那一类去了。

对比姐姐的优雅,张清在饭桌上的表现绝对抢眼。发出声音最大的人是他,将碗筷弄得叮当响的人也是他,饶是他已经很小心了,他还是差点把饭碗给碰跌了。这样的行为。落进贾母的眼里,是这孩子紧张,又不曾被好生教养着,故而才会有次表现;而落进薛宝钗的眼里,就是张清太过粗俗,无须进一步往来。

张清可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这番表现,贾母对自己的评价降了一颗星,而薛宝钗彻底跟自己划清了界限。他就是知道了,也会大笑三声。面上你好我好,背地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阴你一把的宝姐姐,绝对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主儿,甚至连靠近都会中毒。看书的时候会认为他的作为是不得已,但是身边有一个活生生的薛宝钗,张清一准能闪多远就闪多远。

好在饭桌上的人并没有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姐妹身上,因为贾玖已经安抚好贾琮,将贾琮哄睡着了,上来告罪,得了贾母的允许,这才坐下开始用饭。

张倩心细,他发现,之前贾母明显是放慢了动作,并没有吃多少东西,等贾玖坐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贾母还在吃。张倩打量了一下饭桌上的其他人,也只有薛宝钗和自己还在往嘴里搬东西,至于贾元春贾宝玉史湘云和探春,早就将碗筷都放下了。至于他妹妹张清,从来是个好胃口的,也不知道他的胃是怎么长的,每日能够塞得下那么多的东西。

等贾玖忙忙地扒完饭,贾母这才慢悠悠地放下筷子,张倩看见薛宝钗与自己同时放开自己手里的筷子,而薛宝钗显然也注意到自己在看着他,对着自己微微颔首。

漱口,盥手,诸人再度移到西套间,这才是吃茶说话的时间。

贾元春是第一个开口的:“老太太,眼看着这拈花会就在五天后,也不知道老太太有个什么章程?这一次可是十年一次的盛会呢,就是南面的宋国国师也来了,还有往日里一直清修的仙师们都会露面。上一次的盛会,孙女儿也有幸参加了,可惜,那个时候孙女儿也小,得的又是一般的帖子,隔得老远还看不清,如今想起来就遗憾得紧。”

贾母道:“十年一次的盛会啊。可惜了,这样的盛会没回也只给我们这些信众三天的时间。每次到了这个时候,那三清观四周都是人山人海。”

“不是说二妹妹拿到的是极难得的帖子么?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我们能不能到三清观里面去。”

贾母笑道:“你呀,又打你二妹妹的主意了。”

贾元春笑道:“孙女儿的这点子小心思还是叫老太太给说破了。其实啊,孙女儿还真的很好奇呢。记得当初,孙女儿也是在拈花会的时候,在三清观外面算了命,得了批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孙女儿份例涨了一大截,家里还特地为孙女儿请了嬷嬷。可惜那个时候的孙女儿也是个淘气的,哭着闹着不肯上学,被母亲关起来,狠狠地饿了三天,这才哭着鼻子去了。当年的事情,孙女儿至今记忆犹新。”

贾元春一提旧事,贾母也是感慨不已,道:“可不是呢。我们原说,你父亲不过是五品的工部员外郎,你就是要进宫也只能走小选,故而想着求了恩旨给你寻门好亲事也能给你哥哥找个臂膀。可惜,你母亲得了这话就活动起来,开始大力栽培你,老婆子记得,也就是这件事情之后,开始隐隐有流言,说琏儿不是读书的料子,说他不求上进,连请来的先生也这么说。老婆子记得,那个时候,你母亲经常打发人去关心你哥哥,还送了先生娘子好些东西罢?”

简单的枕边风、有效的策略,毁掉了贾琏的科举之路,也让贾珠有了进国子监的机会。当初贾母没有及时反映过来,可是如今想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雪里藏尸终究还是有雪化尸现的那一天。贾母又不是笨蛋,如果不是觉得贾琏将来会继承爵位和祖业,走不走科举都无所谓,相对而言贾珠更艰难些,让他忍不住地偏向于贾珠,他又如何会保持沉默?

贾元春没有想到贾母居然会当众提起此事,还是在薛姨妈和薛宝钗的面前,顿时尴尬无比,甚至还有几分恼羞成怒。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这话私底下说说便是了,又何必说开呢?这里还有外人呢。

事关王夫人,贾宝玉也不好开口,他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为王夫人的妹妹和外甥女儿,薛姨妈和薛宝钗就更加不好开口了。

张清想了想,道:“老太太,这拈花会是什么样儿的?您说与我们听听,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可好?”

贾母笑道:“是了,你们年纪小,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可能不会跟你们说这个。这拈花会啊,其实是法会,不但有诸位仙师,还有达官贵人,甚至太上皇和当今万岁都会参加。拈花会上有专门的辩经,每一位学子都能够在这里畅谈国家大事,让上位者了解自己。所以,拈花会不但是道门盛会,也是国家与科举之外又一道选拔良材的途径。”

02(第二更)

一听说仕途经济,贾宝玉的脸上就露出的不自在。他是素来不喜欢这些东西的,如果不是贾母在身边,如果这话不是出自贾母之口,只怕他当场就要发作了。

贾宝玉的神色落入贾玖和张氏姐妹三人的眼里,三人都是心知肚明。没错,贾宝玉就是这样的人,最是看不起那些汲汲营营、为了名利用尽一切手段往上爬的家伙。在他眼里,那些人就是有才华有本事,将来当了官儿,也是为了名利,而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公器私用之辈,他看不上。

倒是薛宝钗,并不清楚贾宝玉的想法,也不明白贾宝玉会有这样的想法的前因后果,他只是觉得,贾宝玉也许太宅了一点,不过贾宝玉如今的年纪也不大,将来慢慢会好起来的。而且,能够对此有想法,可见不是聪明人就是本钱高傲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薛宝钗对这门亲事又多了一分期待。

薛姨妈也明白薛宝钗的心事,道:“老太太,这法会上算命可准?我倒是想给我们宝丫头算一算呢。就怕外面的人滥竽充数。”

贾母笑道:“说的也是。这外面的人有道门中修习玄学的大师,也有滥竽充数的主儿,是好是歹,总是看人的运气的。你们大概也听说过,就是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也曾经向国师请教国运之事。当今虽然不像太上皇那样信道,却也对国师礼遇有加。我们家在京里也算是体面了,但是还是不够资格打扰国师。”言下之意,便是皇家之下便是贾家。

贾母可是相当为贾家自豪的。这要从贾家的渊源说起。说起来贾家跟皇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太祖皇帝和贾家第一代的两位国公身上。虽然不是同一个姓的,可是太祖皇帝跟贾源贾演两兄弟是表亲,太祖皇帝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跟着一个懦弱的母亲过活,生活甚是贫苦。贾源和贾演两兄弟呢,家里有点小钱,可是兄弟两个都不爱读书。年纪不小了还整天家的跟别人斗鸡打赌。贾源贾演两兄弟虽然不成器,可是很将义气,对太祖皇帝这个小表弟也很好,就是太祖皇帝的第一门亲事也是他们帮着张罗的。

前朝末年。外有蛮夷、内有逆贼,还有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可以说,那个世道混乱得很。也正是当时的世道,百姓生活格外艰难。那个时候,抓壮丁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当时的太祖皇帝就逃壮丁了,而贾源和贾演兄弟担心这个小表弟,也跟着他一起跑了,留下一堆妇孺在家。那个时候。刚刚出生的高祖皇帝就跟着祖母和产后虚弱的母亲依附着贾家过活,甚至因为他的母亲没有奶水,他是吃着贾演的妻子顾氏的奶大的。如此过了几年,兵乱越来越厉害,终于波及到了贾家。当时家境还算不错的贾家成了别人的目标。以致于贾家的人不得不各自逃命。贾演的妻子就自己抱着高祖皇帝,却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交给了丫头和奶娘,贾演的另外一个嫡子从此下落不明、不知所踪,而贾演的妻子也因此流了一个不足两个月的孩子,并从此坏了身子,终此一生也就贾代善一个亲生骨肉。

因为这样的恩情,高祖皇帝对贾家的感情特别深厚。不止一次以“吾家之老人也”来称呼这位顾氏太夫人,还特别下旨,让贾代善不用降爵地袭了荣国公的爵位,并且不止一次将肥缺留给贾代善。高祖皇帝在世的时候,还曾经亲自为顾氏太夫人做寿,并让自己的皇子们给顾氏太夫人祝寿。可以说。高祖皇帝时期的贾家才是真正的显达。

那个时候,贾母虽然只是贾代善的妻子,在皇家却很有体面,就是现在的太上皇的原配皇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见了他也要客气三分。

不仅如此。贾母还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公公婆婆坚持,贾家说什么也是异姓王,而不仅仅是两个国公。可就是因为公公婆婆的推辞,皇家不能再施恩于贾家,只得推恩于贾家的姻亲,这才有了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四家,贾家一直是领头羊,史家其次,王家再次之,至于薛家,则是后来攀附上来的。

这些旧事,薛姨妈也很清楚,他笑道:“可不是。当年府上的盛况,我可是听长辈说了好几次。可惜我晚生了几年,不然,也能跟着去见识见识。”

薛宝钗两眼晶晶亮地望着贾宝玉,眼睛里充满了希翼,却忘了贾宝玉刚刚还在不自在呢。小孩子的脸可是六月天,可能下一瞬变了,也可能没有变。这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够摸得准的,至少,这一次薛宝钗错估了贾宝玉的反应。只见贾宝玉跟史湘云两个躲在贾母的背后嘀嘀咕咕的,说着属于自己的悄悄话,贾宝玉不但将自己的头探了过去,整个人都往贾母身后藏,就差将脚上的靴子踢了,直接爬到贾母的身后去。这样的贾宝玉,不要说一个侧脸了,就后脑勺都没给薛宝钗。

薛宝钗的脸上当即就有些不好看,偏偏又不能失礼,一时之间,他的脸色从白变红,又从红变白,落进张清的眼里,显得格外好笑。张清轻拍姐姐的手,示意姐姐注意薛宝钗,却见他姐姐微微摇了摇头,只得低下头去偷笑。

张倩比张清知道得多一至少他知道,如今的贾家已经大不如前,就跟京里人家对贾家的评论那样,暴发户人家就是暴发户人家,起来得快,败落得也快。如果是换了太祖皇帝、高祖皇帝时期,也许贾家有这个体面,能够在国师面前混个体面,可现在,能不能有个遮阳棚都两说。

至少张倩知道,上辈子就是自家堂姐成了皇妃,贾家也没有收到拈花帖。贾家也有过大型的礼佛、参拜道观的活动,可是去的还是自家的家庙道观。饶是贾家摆开了全套的执事又如何,终究也不过是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而已。贾家自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终究不过是别人眼里的一场笑话。

张氏姐妹是小辈,又是外姓人,当然不会在这样的场合插嘴,探春小,惜春更小,又睡着了,更不会开这个口。贾元春环顾四周,居然只有自己和自己的表妹薛宝钗以及堂妹贾玖能够说上话。

贾元春咬咬牙,道:“二妹妹,你收到的那张帖子是什么样儿的?可否拿出来让我开开眼界?”

贾玖莫名其妙,道:“大姐姐,你不是已经知道了,那张帖子我拿到的第一天就交给父亲了。这事儿我早就在老太太跟前说过了,那日大姐姐你也在场呢。帖子不在我手里,叫我拿出什么来。”

贾元春道:“妹妹莫要见怪,愚姐因为是好奇。愚姐可从来没有见过送上门的拈花帖呢。对了,二妹妹,这拈花会眼看着已经要开始了,可有人跟妹妹说他们将妹妹安排在哪里么?”

贾玖道:“大姐姐这话越发糊涂了。我才多大,这样的事儿也轮不到我插嘴啊,最多也就是人家跟父亲说如何如何,父亲再找个空儿跟妹妹交代一二罢了。大姐姐为何问我这个?”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