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着,是最要命的一项,“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四个选项,“前10%”“前10%-前30%”,“前30%-前60%”,“前60%之后”,蒋文睿发现自己的真实成绩其实是在前50%-前60%,觉得自己如果按照自己的真实成绩选择“前30-前60%”,虽然看起来还借此把成绩往前提了很大一截,但基本上还是属于自杀,而“前10%”和“前10%-前30%”要求列出三年间获得的奖学金名目,蒋文睿又不敢自己乱编,只好据实选了个“前30-前60%”,选了之后立马就失去信心了。

接着往下就是“在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蒋文睿只能交白卷,因为除了奖学金,他的其他方面也是一张白纸;在大学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入了一两个社团,交了会费,但是从此以后,这些社团好像就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更不用说获得所谓的荣誉了,甚至很多时候他都很偏执地认为,以他的经历而言,社团就是完完全全骗钱的,更何况即便是自己真的能够在这些社团中混出点名堂,这些社团的荣誉也是不被学校承认的自娱自乐,完全不可能写上去,学校只承认根正苗红的学生会颁发的荣誉。蒋文睿填完之后长吁了一口气,发现自己刚刚油然而起的回家工作的愿望,就被一瓢冷水粗鲁地浇灭了。

无聊地刷了刷网页,蒋文睿觉得百无聊赖,于是便起身穿上运动鞋,准备去操场跑跑步。蒋文睿这才想起来,自己回校这几天一直没去跑步锻炼。从小学开始,蒋文睿的体育就一直比较差,每次学校上体育课,组织跑400米,初中800米的时候他都能躲就躲,因为那种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让他觉得头昏脑涨、生不如死。好在小学和中学期间,体育根本就不在考试要求的范围内,而蒋文睿的学习成绩一直都还不错,于是就从来没有对体育锻炼引起重视;甚至在高中一二年级的时候,所有的体育课在集合解散之后,他都立即回到教室看书自习,而且还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高考,充满着正当性,班主任来鼓励大家上体育课,都不会去,体育课上同学们那些踢足球、打篮球的行为在他看来是完完全全的浪费时间,因为打完球之后起码要休息一节课才能缓过来nad1(

直到进入大学,突然间要开始测试体能,一下就傻眼了。因为他长着一身肥膘,体能极差。当时体能测试就是长跑2400米,要求十三分中之内跑完全程,如果跑不完,体育课不及格,到第二学期重修。重修体育是一件多么恐怖和丢人的事情,蒋文睿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因为他自己不仅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而是根本就无法跑完全程,最多跑个三四百米就要停下来走,又跑又走2400米,需要十六七分钟,这离十三分钟及格的要求差得太远。于是就不得不逼着自己去练习长跑。终于,经过一学期的坚持,他在最终体能测试的时候跑进了十三分钟。当他瘫坐在地上的时候,体育老师在一旁说道:“现在的学生体能真是太差了!十几年前的时候,测试体能远远不止这些简单的内容。真要是按照原来的要求来执行,估计没几个人能及格!”

大学生活平淡而无聊,蒋文睿觉得是时候把之前落下的体育补一些回来,于是就开始自己自觉地坚持长跑,强度太大了受不了,他就坚持在雪化了以后,以及下雪之前,每两天跑一次2400米,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来状态最好的时候竟然跑进了十一分钟,他还高兴了好几天。

蒋文睿一想到现在开始找工作,就感觉和自己一直在坚持的长跑很像。刚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觉得好的工作就像是终点一样手到擒来;但是当自己迈开步子跑了个五六百米之后,就开始气喘,腿也开始变得沉重,迈步子越来越费力;又继续跑了几百米之后,喘气变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开始张嘴大口呼气了,而腿变得更加沉重,而且还酸胀,这时候旁边的人都已经能够很明显地听到自己大口喘气的声音;继续坚持,直到最后半圈,自己还能够积蓄力量来一个百米冲刺。就像最后在历尽坎坷之后肯定能找到还算满意的工作一样,只是其中的过程会和长跑一样痛苦。

当蒋文睿终于跑完2400米,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定睛一看,竟然是文森明nad2(蒋文睿一步一喘地走到文森明的身边,两人沿着操场跑道的外侧走。

“文总也来锻炼啊!”蒋文睿用力地说道,虽然声音不太大。

“嗯哪!”文森明爽快地答道:“我每天晚上都要锻炼,今天下午实验室没什么事情,闲着无聊,我就现在过来锻炼一下,也算是完成每天的任务。”

“文总每天的锻炼都是些啥内容啊?”蒋文睿问道。

“就是跑个2400米,然后再做五组俯卧撑,每组二十个。”文森明随口答道:“运动量比较小。”

“这也叫运动量比较小?”蒋文睿瞪大了眼睛:“我每天跑一次2400米,都觉得吃不消,只能两天一跑。对了,文总2400米多长时间能跑完?”

“十分钟,一直没冲进过九分钟,唉!”文森明答道,言语中透出了一丝的遗憾。

“文总你不要这么矫情嘛!”蒋文睿答道:“我锻炼了那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两次冲进了十一分钟,一般情况也就是十一分半的样子。你这样说让我根本就无地自容嘛!”

蒋文睿继续说道:“文总你说,像你这样的学习成绩又这么好,保送清华读博,身体素质又过硬,什么方面都比我这种人强,你让我们这些人情何以堪啊!为什么好多人一强大起来,就是各个方面都很过人,而绝大部分平凡起来,几乎所有方面都很平庸?这完全就不符合‘有得必有失’的常识嘛!”

“‘有得必有失’这句话的逻辑本身就有问题,给人的感觉就是因为你有收获,所以你就必然会有损失一样,其实这只是一种统计概率,一种经验总结,而完全没有指出‘得’与‘失’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也完全没有给出这句话的适用范围,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这种被滥用的空话、套话,好多人总是把这种或然性的经验总结,当成一种必然性的结论,同时还把这种结论滥用nad3(”文森明立即答道:“其实在我看来,更加完整和准确的说法是:因为‘得’与‘失’的具体内容构成了对某种相同且很有限的资源——比如时间、经历或者资本——的占用与竞争,所以你就很难兼顾,造成‘得’与‘失’有联系的现实,可见,这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兄弟间的因果竞争关系,而不是‘有得必有失’这句话里面暗含的父子因果决定关系。我非常反感这样一种逻辑非常不严密的说法,这些人不仅把一些弱联系人为加强成强联系,甚至还把这种弱联系说成是因果决定关系,以满足自己的粗糙的思维结构需要,而不是承认和直视大多数事情其实相关性很低的现实。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某两个方面——比如你长得高和你视力好完全可以兼得——不构成对比如时间、精力这种稀缺资源的占用与竞争,那么这种‘有得必有失’的结论则明显不适用,所以,说这句话之前,请注意其适用范围,不要滥用。”

“文总你都把我说糊涂了!”蒋文睿感叹着,说道:“果然不愧是去清华读博的人。”

“没什么的!”文森明接着说:“其实你刚才说的话里面除了乱认因果之外,还有一个很常见的认知谬误,就是‘强拉联系’,我们很多人总要为那些偶然聚合在一个对象上的各个事件,强行赋予一种联系,并且还把这种聚合,看成是因为这个聚合对象——我——的主观能动性使然,这样的谬论大行其道,以此造成诸多的无意义争辩。比如,在你刚才的说法中,就习惯性地认为我学习成绩相对的好,和我的身体素质过硬之间,不管是正相关,还是反相关,反正一定都存在着什么必然的决定性联系,由此还生出诸多的议论和思考。如果认为这两者之间有联系,是为了方便认知而建立一个概念体系,就像我们实验室经常要做各种看似弱智的假设,以方便数学建模的话,倒是无所谓,但是,如果你据此认为这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绝对化的联系,那我就要持保留意见了。因为,即便认为这两者存在必然联系的观点被证实,也不能否认其他认为两者无关系的观点同样被证实的可能。所谓的真理,只是被不同环境验证了的虚构概念而已,谁都不能打包票说,其他的虚构概念就一定无法被证实,也就是说,被我们证实的所谓真理,它们的正确性并不唯一;这些被验证的真理,还存在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因而,在遇到具体情况的时候,这些真理还存在着评判和甄选的必要。更何况,即便是有联系,到底是什么样的联系,是不是像我们学微积分的时候,学到的那种高阶无穷小,即便有也可以忽略不计,这些都没有说清楚。我们很多人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这种‘一切皆有联系’的说法当成一种正当性的大棒,来胡乱挥舞,而似乎很少去厘定这种联系到底联系到何种程度!”

“文总你说什么,我已经听不大懂了。”蒋文睿回答:“但是我相信的一句话就是‘众生皆应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

第16章 万物有灵、野心和鸡汤

?“呵呵!”文森明继续不以为然地说道:“其实,你那种认为一切皆有灵性,一切皆应敬畏的万物有灵论,就是这种乱拉联系并加以延伸的典型表现。根据尼采的说法,这种理论将一切事件都看作是一种行为,并相信一切行为背后均有一个行为者,而行为者必然是有意图的,并且行为者还要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行事,万物有灵论由此而来。神这个概念的产生,就是万物有灵论加上一个拟人化的载体。万物有灵论产生的原因则是,我们无意间滥用了那种被自然选择固化的自我潜意识,而这种自我潜意识则常常在被异化之后,又被误读为所谓的神,因而我认为,万物有灵论的产生,仅仅就是人对自己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察觉和误读而已,所以,与其去相信所谓的神,不如去思考一下‘神’这个虚构概念产生的逻辑过程。好多人相信了那些神学概念体系,在这种先入为主的潜意识偏执影响下,选择性地采信一些偏爱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相信的神学概念体系。”

“文总,你确实是搞学术研究的材料,我没法跟上你的思路。”蒋文睿答道:“但是我没有你那么大的野心和抱负,我对我自己一生的规划并没有那么宏大。就只想以后有点余钱了,开个小店,平平淡淡,从不奢望大富大贵,因为我发现,那些所谓的贵人不也一样很忙很累,就为了那些用不到的钱和不能当饭吃的虚名,我认为没什么必要!”

“其实野心是一种非常不专业的误读,是中下水准的生活状态对上层水准的误读。”文森明说道:“你注意到没,比如你开个小店,那些在你看来不可捉摸,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而心急火燎的办事规程,在这些贵人那里早就已经了如指掌,根本就不会为此困惑!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或者说自己的无知和不专业,使自己很可能多花很多的钱和时间来做事情,白白地出现这样那样的损失,到头来自己还骂这个社会黑暗,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成功的呢?把那些自己理解不了的复杂思维方式和操作规程,都一股脑地说成是社会黑暗,而把那些能理解和熟悉这些思维方式和操作规程的人,说成是因为他们有野心,真轻巧哈!我认为这完全就是一种思维的懒惰!很多人只知道说自己没有野心,恕我不客气地讲,我认为‘没有野心’其实是很多人无意间用来掩饰自己无知、无能和浅薄的一个托辞!我知道有一种论调,以一种长者的姿态来劝慰年轻人,说什么‘年轻人,野心不要这么大’,赢得很多人莫名其妙的赞许,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说这话和赞同这话的人的思维不健全nad1(年轻人不是野心大,而是认识到了现实就是这么复杂而残酷,只有那些能够认识到现实的复杂与残酷,并给出应对方案的人,才可能生存得比较好,而这些人只能是极少数;因而,我尤其看不惯这些思维不健全的人,自己认识不到现实的复杂与残酷,不但不去反思自己的思维是否存在缺陷和死角,不去思考应对方案,而且还把那些能认识到现实复杂与残酷,并且做成事的人简单地归因为有野心,进行泛道德化的批判。对这样的人,我真的就只能嗤之以鼻了!”

蒋文睿觉得文森明这话,好像是在有意无意间地敲打自己,脸上有点泛红:“也不是这样的,这些人是认识到即便在物质上取得成功之后,其实也就那个样,完全不能解决精神上的空虚。就像网上说的那样,戴三百块的表和三百万的表,时间是一样的;喝三十块的酒和三千块的酒,呕吐是一样的;住三十平的房子和三百平的房子,孤独是一样的。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其实不关爱马仕和兰博基尼的事,因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宁静,是物质无法给予的!”

“这句话又犯了个很明显的逻辑错误!我一直很反感这些不学无术,还天天在网上卖鸡汤的人,我真的很想奉劝这些大妈在卖鸡汤之前,还是先抽空好好补习一下逻辑学!真的不要再出来招摇撞骗了!”文森明不依不饶:“这样的论调常常还把富裕和幸福对立起来,可见其二元的思维方式有多么粗糙!以我个人的看法,足够的富裕是保证自己可进可退的必要条件,使自己做事的时候,不会仅仅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而功败垂成;保证你有做事的实力,获得一种随意支配,可进可退的自由。什么叫可进可退的自由呢?就是说,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买豪车,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可以拿这些钱去旅游,或者把它存起来,完全在于你的自愿。就像咱们当年努力高考,考尽可能高的分,为的是填报志愿的时候能够挑自己喜欢的学校,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选择自己看得上的企业,或者更容易地进入一流学府继续深造。谁都知道幸福与否不关爱马仕和兰博基尼什么事,那只是一个用来衡量的标杆而已!可能这些大妈并没有认识到,足够的富裕仅仅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必要条件,她们真的应该在自己没事的时候,找一本《形式逻辑》来好好研习一下!所谓的必要条件就是指,有它未必做成事情,没它肯定做不成事情的条件;充分条件则是指有它必然能做成事情,做成事情却未必是因为它的条件nad2(这些大妈不仅自己察觉不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差别,而且还认为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脑残,犯如此低劣、幼稚的逻辑错误,把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混为一谈,她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察觉,自己对他人总是进行最简单化的揣测,总是把别人预设为不会思考、不会斟酌权衡的白痴,这些行为本身说明自己才是不折不扣的笨蛋!”

蒋文睿脸上一阵泛红,觉得自己完全就是无话可说,自讨无趣,只好回一声:“像文总这样啥都知道,步步领先的人,今后才可能成就大事啊!上帝在造人时似乎总是公平的,聪明的人往往缺勤奋,智慧的人往往爱出世,爆发力好的人往往没耐力。但是像文总这样的人,我觉得就是上帝开小差的结果,上帝让你什么都有了。”

“多谢你的夸奖!”文森明很平静地答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你这句话的确不怎么靠谱。我现在可能排名靠前一些,知道得多一些,这只说明我现在很适应现在的环境。而你说的成就大事业的环境,包括我在内,谁都不知道我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适应将来的环境;就像我以前,并不知道自己学习成绩会比较好一样。可能我现在只是比较幸运,适应起现在的环境毫不费力,天知道今后我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今后我将置身的环境和现在有多大的相似度;说不定我一出校门就啥也不会,因为只擅长考试和搞研究,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时代,都被别人当成了嫁衣,想要学点其他什么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最后还被旁人当成高分低能的反面典型,谁知道呢!没什么上不上帝的,随机分布而已嘛!在大量的个体中随机分布一些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是一种天赋,而总有那么几个幸运儿多拿到一些,所以我觉得,我只是到现在为止,比你幸运一点而已。其实同样的,你现在成绩比我差一点,其实更多说明的,并不是我比你刻苦和勤奋多少,而是我比你更能适应这种学习的环境,而在事先,谁都不知道谁会比较适应这种环境。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没发生就没发生,谁也不能说一定还会发生,或者一定不会再发生,那些所谓的定律,只是根据已经被注意到的事件得出的一些统计规律,存在着低于100%的置信度,但是我们好多人总是把他当成100%的金科玉律!我在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打游戏非常厉害,别人无论如何都打不过他,任何游戏只要他玩过两三次,都可以用一块游戏币通关,直到后来,我们那一带的游戏厅老板都不愿意卖游戏币给他了,因为做他的生意,肯定是亏本的;但是,这个同学除了这个方面特别厉害,其它地方就很一般,尤其是学习成绩一直不怎么样nad3(所以,我觉得,我现在和他很类似,我担心的是,除了学习尚可,其他方面全都乏善可陈,而这些,我在走出校门以前,都是不清楚的,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有太多的谬论因为没人关心,虽然在信息流通的上游没人相信,却由于没人去制止和驳斥,因而流传下来,但是流传到下游来之后,却总被一些人奉为圭臬,甚至还被很多人偏执地捍卫着,选择性地采信一些事实来证实:这就是我们的舆论场中总是出现诸多乍一看很正确,其实似是而非、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谬论的原因。”文森明转头问蒋文睿:“我现在准备去做俯卧撑了,你做不做?”

“陪文总走了这么一圈,长了不少见识;好不容易才把气给喘顺了,俯卧撑我就不做了。”蒋文睿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我现在准备去食堂吃饭了!”

告别了文森明,蒋文睿来到食堂吃饭。现在刚刚四点半多一点,食堂刚刚开饭,菜才刚刚端出来,热气腾腾,来食堂的人还很少。其实蒋文睿每次吃饭的时候喜欢晚一点来,因为到最后剩下将近两人份的菜的时候,打菜的师傅常常会直接打给他一个人,这样就成了花单份的钱,吃双份的菜。有些时候打菜师傅给的菜太少的话,他常常又不好意思说,但是心里会起一个疙瘩,为此可能这一顿饭都吃不好。不过,今天好像打菜的师傅比较豪爽,虽然刚开饭就来吃,打菜师傅给的分量还是非炽。于是就端着餐盘高高兴兴地去找了个离打菜窗口不远的座位,坐下来吃饭了。

突然间,有几个学生拿着传单径直走到打菜师傅那里,把传单递给他们,一边递一边比较严厉地说:“请你们以后在买菜的时候注意转基因食品,我们科大生活协会代表我们科大的学生,拒绝转基因食品,也严禁你们采购转基因食品做给我们吃!”

“这个……转基因食品有什么不好吗?”打菜师傅接过传单一脸的茫然:“是不是要比普通的菜的进价便宜很多?这个……事情……同学……你还是找我们的经理谈一谈吧!我们就是最底下干活的,你给我们说,我们也不懂啊!”

第17章 转基因和阴谋

?“这是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发传单给打菜师傅的学生看到打菜师傅一脸的无辜,便进一步把音调提高了,显得很气愤:“这是一个阴谋,它会永久性地改变我们的基因,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你们不要推卸责任,我希望你们引起重视!”

这个学生的大嗓门,使得在食堂里面吃饭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他们一眼,但是看了之后,还是继续埋头吃饭。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