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海的国际航班。

米迦乐开了一辆老旧的桑塔纳2000去虹桥机场接他。

他们又有快一个月没见,在机场大厅里就忍不住紧紧拥抱,但因为想到这是相对保守的中国,汤姆按捺住想要狠狠亲吻她的欲望,只是非常节制的轻吻了她一下。

米迦乐眉眼弯弯,笑得分外甜美可爱。

她的头发重新染回乌黑,笔直顺滑的披散在肩上,穿着相当普通的t恤、布裙,光着脚穿一双碎花布鞋。

汤姆也只是穿了一件很普通的白衬衫,袖口整齐的挽着,穿一条不合身的黑色长裤。

“你穿的糟糕了。”她皱眉,“我不记得有帮你买过这种不合身的裤。”

汤姆有点不好意思。他还是习惯穿着宽松不合身的衣服,而完全不顾这种衣服是多么浪费他的好身材。

“你个高了,上海恐怕买不到你的尺码。不过没关系,我师姐会做衣服,师姐最喜欢你这种衣服架身材。”

他们开了8个小时的车,到了五庄观所在的江南小镇。

天色已晚,道观已是做完晚课。人人都知道观主的女儿要带个生番男来,都磨磨唧唧不想离开大厅。大厅里灯火通明,米燕生穿一件直裰道袍,手里拿着书看——至于到底有没有看进去,那就没人知晓了。

他还记得那个高个英国男,印象倒也不算差。对他来说,那人长相虽然勉勉强强算是过关,但他年纪大了,跟自己宝贝女儿只怕不般配。可女儿实在是很喜欢那生番,他这个当爹的怕是也阻挡不了。一想到一手带大的女儿就被这么个白皮生番抢了去,米燕生心里就一阵烦乱。

他抬头瞪了瞪那些个不长眼色的家伙,怒气冲冲的赶走他们。虽说道门讲究个无为清净,但也不像佛门那样说什么要六根清净。这些不成器的如此八卦,还真是一代弟一代新气象。

————

*汤姆威斯多姆在麻省科德角拍摄的影片为《灯塔看守人thelightkeepers》,女主是梅姨的女儿eguer。

*《灯塔看守人》实际拍摄日期是2009年5月5日到2009年6月6日。

47,全民情敌

“米先生,你好。”口音尽管还是浓重的外国人腔调,但已经算是说的不错。

“坐。”米燕生淡淡扫他一眼:这小,到底是知道点中了。他一脸严肃端坐正位,身后站了两个眉清目秀年龄不超过18岁的小道童,很有观主威仪。

汤姆威斯多姆很是忐忑,赶紧求助的看了看他的小女朋友。米迦乐笑嘻嘻示意他该坐哪儿,自己也坐他旁边座位上。

“爹,汤姆要在山上住几天。”

“住几天哪?”

“半个月吧。”

米燕生哼了一声。

“米先生,这是我的一点小小意思,请您收下。”入乡随俗,他来之前就打听好了,虽然暂时还不算女婿上门,但对方是心上人的父亲,送礼是尊重对方的表现。他也不知道带点什么好,想想米迦乐酒量之好,罕有能匹敌的,大概米先生酒量也很不错。于是就带了礼盒装的苏格兰威士忌,以及礼盒装的雪莉酒。还带了一根手柄雕花的英格兰曲柄手杖,手柄可拆卸,因为出入境安全检查的缘故没有安装细剑。给心上人带了两罐巧克力糖,一套小羊皮封面的笔记本、钱包、手包和单肩斜背小包,价格不菲,做工精细。

米燕生其实也不知要怎么应付这种情况。他倒是问过女儿,是不是要跟这英国生番结婚,但米迦乐却没给他肯定回答,弄得他很犯愁。

他也不敢多问,怕惹得女儿不高兴。她出国五年才回家一次,他不想令她不快活。

他心不在焉摸了摸那根手杖:我就老到需要用手杖了吗?岂有此理啊!

“道观每天早起早睡,你的客房在前院,chael和她师姐住后山。附近的山都可以去玩玩看看,但不要走的深。”

汤姆没听懂,只好又看着米迦乐。

“知道了,爹,我先带他去客房了。你也早点睡。”她爹显然没有跟这生番寒暄的意思,那就不招他烦了。她知道爹很不喜欢她爱上个生番,不支持,但也不反对,想要他嘘寒问暖显然不可能。

出了大厅,汤姆威斯多姆有些担忧的说:“你父亲……不喜欢我。”

“哪会?他谁都不喜欢而已。不是专门针对你啦。”两人手挽着手,山上气温略低,山风徐来,十分清凉。

“我听说,毛脚女婿第一次上门不是这样的。”他中英夹杂的说。

米迦乐失笑,“谁告诉你这个词的?我们这里不用这个词。”

汤姆转头看她,月光下她的侧脸似是微微泛着莲花般纯净的微光,脸上带着笑容,恬静又甜美。他迟疑了一下,没有开口问她,有没有想过结婚。他自己也并不肯定是否她就是最好的那个她,想来她也有类似的不肯定吧。算起来成为情侣已有两年多,但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有关两个人的未来的话题。

这不是好现象。

汤姆是第一次来中国,没有像其他外国人一样直奔大城市著名景点去,而是乖乖在山中道观陪女朋友。山上生活清苦,没有什么娱乐,有些道士有笔记本电脑,偷偷看好莱坞大片、美剧,米燕生做为观主也是知道的,倒不怎么管。

米迦乐要做早晚课,上午画壁画,下午准备作业、看书,日过得还算充实。他也就是头几天还兴致勃勃前后山转了一圈,但女朋友没空陪他,他也就兴趣然了。

道观建筑面积不算小,足有上千平方,人不多,注册道士有十多人,还有些在观中修行的居士,不到十人;另有未注册的道观徒四人。米迦乐出国之前年龄不够,这次回国考了道教教职人员证,现在也是在籍道士。

至于米迦乐的师姐,汤姆倒是已经见过,师姐给他做了两套亚麻的对襟上衣和阔脚长裤。初见师姐,汤姆尽管修养挺好,也险些吓了一跳——那女身形纤瘦,似一阵风便能吹走;脸上纵横交错十几道可怖伤疤,虽然看得出来是做了不少整容手术,但也只是努力修复,并不可能痊愈。

米迦乐并没有同他解释什么,他也知趣的没有多嘴:凡是如此,伤疤背后必有一个惨绝人寰的故事。他不是多事的人,也不愿让心上人看低他。

米迦乐在画画的时候,他就在一旁看着她,偶尔用数码相机给她拍几张照片,有时也用dv胡乱拍段视频。他的汉语口语在需要每天同人对话的情况下有了质的飞跃,词汇量突飞猛进,他也很是得意。

他不常见到米燕生。他现在才知道,心上人的爹爹年轻得过分:他只比自己大6岁!他21岁的时候就做了父亲,这简直不能想象好吗!

汤姆威斯多姆回忆了一下他21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好像整天就是吃喝玩乐,胡天胡帝,说好听一点是恣意挥洒青春,说难听点就是瞎胡闹,醉生梦死,抽**、开派对、跟女孩或者男孩随便乱睡。他还记得当年有人说过他,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纯良可爱的脸,却没少干发骚的事儿。唔,这种黑历史就没必要让chael知道了。

6月底,米迦乐的壁画画完了。

她用了一个半月时间画了一整面墙,面积不算大,也不算画的特别精细,原因是中国写意风不至于像西洋油画那样褶和毛发都要力求逼真。

画完最后一笔,她长长吐了一口气,站起身,离开墙边,远远端详一番。

“画完了吗?”

“画完啦。”她是第一次画壁画,时间紧任务重,好在有底稿,不算原创,是从一本宗教画册上翻版下来的,主题是老出函谷关。

汤姆拿了数码相机拍了很多张壁画。之前因为没有画完,她一直不让拍。

米迦乐伸了个懒腰,“哎,终于画完啦!”心里不是不得意的。“一直让你在这陪着我,很闷吧?”

“不会啊。有你就够了。”他小心的抱着她,不让她穿着的蘸满油彩的围裙弄脏自己衣服。大概是因为早年玩过了,现在已经不觉得安安静静在哪待上十天半个月与世隔绝有什么不好。

“我们今天去镇上玩吧,上可以看一看小石村的荷花。”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其实一直是米迦乐做决定居多,但这有什么不好呢?

他们稍微收拾了一下,换了衣服,下山在山脚农户家里开走了那辆不起眼的桑塔纳2000,沿着大去往镇上。途中在小石村一家农户吃了午饭,荷叶蒸饭与清炒嫩藕,荷花鲤鱼汤。农户家里的年轻小伙下塘摘了十来朵荷花,带着老长的荷梗,红着脸送给米迦乐。

汤姆威斯多姆注意到那小伙眼里只有他的小女朋友,对他这个外国人一点也没隐藏恶意,脸上只差写着“哪来的生番快死开”。

他觉得好笑,当然也很是骄傲。在道观这种敌意感觉还不明显,下了山马上扑面而来,几乎每个她认识的年轻男性都当他是情敌。

但到了他小女朋友这儿,则一律是“哦,小时候他被我揍过”。

米迦乐收了荷花,抱到车后座放着,挥手与那小伙告别。

到了镇上,停好车,两人手桥手漫无目的的走在街上。这座长江流域附近的江南小镇有保存良好的几年前的建筑群,白墙灰瓦,与山上道观的建筑风格相同。镇中一条大街,街面并不宽敞,小巷更狭窄,饭店、民宿都在小巷里,镇中街已被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开放给游客体验几年前江南民风。

米迦乐一给他介绍小镇风景,当年的镇领导特立独行,坚持不推倒旧建筑盖新房,而是修葺,整旧如旧,把校、镇政府等新建筑迁到镇东的新区。她在镇中上了一年高中,就是这位镇长想办法给她解决了籍问题。

他们走到一家照相馆前面,橱窗里摆着她幼时照片,乌发大眼的小女孩骑在木马上,可爱翻了。

汤姆惊喜的说:“我还没见过这张。”

“我也好久没见过这张了。我自己都没有。”在道观的时候,她给他看过自己的相册。米燕生十分疼爱女儿,一有条件就买了相机,为她拍了上千张私照,照相馆也拍过很多张。

两人走进照相馆,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低着头玩手机,米迦乐敲了敲柜台,“小妹,你家橱窗摆着的那张小女孩照片,给我洗一张两寸的,一张六寸的。”

那女孩抬了抬眼,“那张不卖的。”

“你家老板呢?”

“老板出去给人拍照去了。”小镇自从成了旅游景点,照相馆就开发了景点拍照业务,店里通常只留一个人,负责看门以及取照片。

“我留个纸条给你们老板,洗好以后给我送到五庄观。”

女孩好奇的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汤姆威斯多姆,有点被闪到眼。

“好,我会跟老板说的。”五庄观也是小镇古迹之一,每年旅游旺季开放给游客参观。她虽不明白这乌发雪肤的美女是什么来头,倒也挺乖巧。“美女姐姐长得好漂亮啊,这个帅哥哥也长得好漂亮。”

米迦乐掩口笑。

汤姆听懂是在夸他俩长得好看,微笑着说了“谢谢”。

出了照相馆,米迦乐带他去了一个小巷深处的店铺,“我给你订做了几双鞋,你试试看合脚吗?”

是纯手工的布鞋,没有订做常见的黑色鞋面,而是接近黑色的藏青蓝布鞋面和石墨蓝判布鞋面,他个高,鞋码也大,平时也是很难买鞋。

傍晚在镇上饭店吃了晚饭,依旧是荷叶蒸饭,个菜是青椒爆炒河虾、清蒸荷花鲤鱼、清炒茼蒿,汤是西湖牛肉羹。

汤姆好奇,“不是西湖,也有西湖牛肉羹?”

“做法又没什么不同啦。”他在道观住的这两周,午餐晚餐都是米迦乐做的,可乐坏他了。她在美国工作习忙,已经很少做饭。

“我们这附近水塘很多,小河也多,所以镇长当年大力提倡打造牌,荷花鲤鱼是我们这儿的特产,就是在荷塘里养鱼,河虾啊茼蒿啊水芹啊,都是很好吃的,纯天然有机无公害。在美国或者英国是吃不到的。”

“鱼肉很鲜美。”汤姆也同意。

“说到美食呢,中国人要自认第二,那是不会有人好意思说自己是第一的,法国人也不行。不要看法国大餐名头响,论到食材鲜美、烹调手法自然,那还是得数中国美食。荷花鲤鱼的肉质之鲜美,最合适就是用来清蒸,煮汤都稍嫌浪费。还有就是片下鱼肉,剔刺去皮,手工锤成蚕豆大小的鱼丸,下清汤滚几滚,马上便可盛碗,撒一撮芫荽,鲜香味美到致。”

“茼蒿和水芹都有特别的味道,你恐怕吃不惯的。我在北京吃过茴香大包,茴香的味道重了我不喜欢。水芹要吃嫩的,你来得晚了,水芹都长老了。茼蒿原产地中海,你应该吃过吧?”

汤姆摇头,表示没有。

“春天的时候观里还会推出野菜素斋,你来晚了没吃到。以后我们春天回来,3月或者4月,就能吃到啦。”

汤姆停下筷,伸手握住她手,拉到嘴边吻了一下。她却拿了纸巾擦了擦手指,又擦了擦他嘴巴。随后一手撑在桌上,凑近吻了他一下。

他神魂颠倒。

她的动作流畅自然,他一点没法介意有时候她会很嫌弃他。在自幼生长的土地上,她是自由奔放的,充满生机。他在这个环境里无疑是个过人,但他想尽力融入,或者至少,尽量去了解她的全部。

他对她所表示出来的一切有关未来的话题都非常感兴趣。

这,应该就是爱吧。

他明确的知道自己爱她。

想跟她有可以预期的未来。

他越来越强烈的有种想法,觉得结婚也许会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

这个念头以前只是从他心头掠过,他自动的就忽略了这个问题。从前和爱玛在一起也不是没讨论过,正因为他不肯结婚,所以他们才总是吵架。他觉得自己不能算是个好情人,可能也会是糟糕的丈夫,而且毫无疑问的并不想负担起身为丈夫的责任,还有以后身为人父的责任。他认为一来自己没有成熟到可以负担起那么重大的责任,二来他也不确定跟爱玛之间的感情是否强烈到足够考虑结婚的地步。

只是,他还完全不知道她的想法。

他担心她年轻,不愿意用结婚证书来束缚自己。

那他将要怎么办呢?

他感到自己是这么爱她,不愿意想到她离开自己。

他心不在焉的吃完了这顿晚饭,连女服务员过于殷勤的态也没有注意到。

结账的时候,老板娘一分钱也没收,还喊来了她的儿,叫儿跟米迦乐站在一起,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

“妹宝你好多年没回来啦,你看看,我家飞飞一直没有女朋友喂,一直在等你。”

“妈!”那个叫飞飞的男孩一脸扭捏,赶紧拉了拉他老娘的袖。

“你这么扭扭捏捏的,你原来就喜欢妹宝,你不跟她说她怎么知道?”老板娘猛拍了儿一把,又笑着对米迦乐说,“他在上海读大,今年大马上就大四了。飞飞,把你那个什么,手机号给妹宝。”

老板娘完全当那高个生番不存在。

汤姆能听得懂大概,他觉得很新奇,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中国人。他也知道,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长些的中国人心目中,中国姑娘是不能嫁给外国人的。好姑娘就应该找个中国丈夫。

“妈,你能不能别这么一厢情愿?”飞飞还记得当年被迫观看了五庄观观主空手劈砖,当时就被吓尿了。再说,米迦乐虽然当年刚进镇中就被好事少年封为镇中校花,但她那说揍就揍的画风也很是让人吃不消好吗!

男人嘛,有几个不是想娶个温柔贤惠知寒知暖的老婆,为什么想不开要去找个功夫美少女啊!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几年不见,打遍全镇无敌手的暴力美少女越来越美了,个也高了一他已经算是本地海拔比较高的那一波,也只是跟她差不多身高而已。

米迦乐一直含笑听他母俩说话,此时开口道:“飞飞,我过几天就走了。谢谢你还记得我。周姨,谢谢你请我吃饭。我要回去了,晚上山,我爹不放心的。”

她挽着汤姆的手臂,态从容优雅的出了饭店。

48,师姐叫我打死你

桑塔纳2000车头前面有人。

小镇街头灯光昏暗,只看得出来那人坐在旅行袋上,伸直一双长腿,低着头抽烟。

烟头火光明灭。

汤姆威斯多姆本能就将米迦乐挡在身后。

那人听见脚步声,抬眼看他们,“小师姐。”一边掐了烟头,赶紧站起来。个也不算矮,有182,比米迦乐还稍高一

“师姐就师姐啦,偏偏加一个‘小’,是不是欠揍啊?”米迦乐扶着汤姆肩头,薄嗔道。

“我等你半天了,晚饭还没吃。”该男一副委委屈屈的表情。看着大约20来岁,长相清秀,倒也不觉得这副娇羞的小表情有什么不妥。

“我吃过了。你上山看看还有没有吃的吧。”她开了车后盖,男将旅行袋放进去,盖上车后盖。

“去山上?不去了吧,去省城。”

“去省城干吗?”

“自然是很重要的事。”

米迦乐略想了一想,“那人又出什么鬼?”拉开后车门,“你开车吧,我不熟。对了,汤姆,这是我爹的关门弟,骆肃。骆肃,这是我男朋友汤姆。”

“罗素?”

“对,他英名叫罗素,你叫他罗素好了。”她坐进后座,将原先摆放在后座的一大捧荷花放在膝上,招呼汤姆也坐后座。

“hi,汤姆。很高兴见到你。”骆肃的掌心汗湿湿的。

米迦乐拿了纸巾给他擦手,“他有病,他就这个潮湿的体质。烦死人的。”她把荷梗修剪短了,用缎带束好,摆在副驾驶座上,自己拿了一条毯盖在身上,“我睡一会儿。”

她枕着汤姆的大腿,很快睡着了。

骆肃从后视镜里仔细看了看他们俩。

从小镇到省城大约半个多小时程,途中骆肃抽了两根烟,算得上烟瘾很大了。他点烟的时候对汤姆解释,“对不起我不该让你们抽二手烟。她要醒着一准要骂死我。我两天没睡,实在困得厉害。抽根烟提神。”

这话说的汤姆很担心哪,疲劳驾驶可不是什么好事。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