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检查家庭课业的那种很不顺利的状况,使我苦恼了不止一年:在这一部分工作上,经常是把时间白白浪费了。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很熟悉这种情景:当被提问到的学生刚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所有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多也不过是少数几个有可能被提问的学生。一个疑问使我长期得不到安宁:怎样才能在检查功课的时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使教师对全班的工作都能检查到呢?

使用草稿本是一个挽救的办法。譬如上几何课。全班都准备好让老师检查家庭课业。教师向全班提出两道作业题:求出圆面积的公式,自编一道求圆面积的应用题并解答出来;扼要说明三角形相等的特征。全体学生都把题目抄到草稿本里。在这里,草稿本代替了黑板,教师并不喊任何人到黑板上来做题。教师注意地观察着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情况。如果他想了解,某一个学生对求出的公式是否深刻理解,就让学生解释一下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等等。这时候没有必要把学生叫起来回答。每一个学生都在工作,就像他被叫到黑板跟前做题一样。教师随时(在完成作业的某一个阶段上可以让全班或一部分学生停止作业。

这种工作形式的优点,首先在于检查知识时用不着把学生都懂得的知识高声地重复一遍。教师有可能好像以简便的形式取得关于学生知识情况的信息。同时,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完全独立地工作。这里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把检查知识变成了知识的积极运用;第二,教师有可能密切注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工作情况,考虑到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特点。现在,我们学校在检查家庭课业时,三至十年级的所有学生都使用草稿本。我们感到不这样做就没法检查学生的功课。经验证明,这种检查法能训练学生压缩地、经济地表达思想,防止他们死记硬背。那种拼命死记硬背的学生,永远也不能学会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我们的检查方法则能训练学生在阅读和记诵的同时进行思想。

如果用新的事实对各种概括进行新的思考,借这个办法来检查学生的知识(规则、公式、定理、结论,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检查知识时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在小学各年级,我们一般地不在上课开始时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用来检查知识。我们把检查知识跟加深、扩充和运用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例如,教师想要检查学生掌握下列定义的情况: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之间的语法联系等。教师让学生把草稿本打开,给他们布置一道实际性的作业题:造六个句子,句子里要用上“道路”(~opora这个词的第四格和其他各间接格,并确定句子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之间的语法联系。有的学生很快完成了这道作业,教师就给他再出一道作业:造3个句子,这些句子里各包含1个、2个、3个同等的谓语。学生通过完成这种作业,既运用了知识,又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千万不要把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应当尽量把知识的评定跟其他目的(首先是知识的重新思考、扩充和加深结合起来。也不要走极端——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每一份书面作业都评定分数,这样做会引起不良后果。至于其中的道理,有待加以专门解释。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可以说,评分是教育上最精细的工具之一。根据学生对教师所给的评分所抱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准确无误地作出结论,断定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是否相信和尊重教师。我想就知识评定的问题向教师提几点建议。

第一,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在我的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教过中学教学计划里几乎所有的学科(制图除外,可是我从来没有凭学生在一节课上的回答(甚至所提的问题达2、3个甚至更多就给学生打分数。我给的评分总要包括学生在某一时期内的劳动,并且包含着对好几种劳动的评定——包括学生的回答(也可能是好几次回答、对同学的回答的补充、书面作业(不太长的作业、课外阅读以及实际作业等。我用一段时间来研究学生的知识,学生也感到这一点。到了一定的时间,我就对他说:“现在我要给你评分了。”于是又开始了研究他的知识的下一个阶段。这样学生也很明白:他的任何情况都逃不出我的注意。也许读者中会有人提出疑问:难道教师能把这一切都记在头脑里吗?也许,有些人会感到,要把有关学生脑力劳动的一切情况都记住有困难,但是我总觉得记住这些是一件最重要的事。难道把值得注意的事也忘记了,还能够对学生在教育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进行教育吗?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心情苦闷和精神抑郁,这种情绪会对学生的全部脑力劳动打下烙印,使他的大脑好像变得麻木起来。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大河的生机蓬勃的溪流。郁郁不乐、情绪苦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掌管情绪冲动和思维的情绪色彩的皮层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慧去从事劳动,而且还会束缚智慧的活动。我总是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这一步将成为他的思维的情绪刺激(认识的欢乐的源泉。

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第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在我所教的第一个班里,都有一个学生,我对他的精神生活进行过精细的研究,我从他的眼光里就能看出,他对于我所提问的东西是否理解。如果这个学生的眼光表明他还没有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那么我就不评定他的知识——应当首先设法让学生学会知识。

第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在教育过程中有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我想把它称之为“知识的转化现象”。这里指的是思维逐步地深入到知识中去的情况,即当学生每一次回头来看已经学过的东西时,都能在各种事实、现象、规律性中看到某种新的东西,研究和分析这些事实、现象、规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属性及特点。应当把知识的转化作为复习的基础。关于这一点,拟另外提出单独的建议。

14、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民间教育学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当学生被迫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做完曾经在几个星期和几个月里所做的事情,譬如说,一下子要复习完10节、20节甚至更多节课所教过的教材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大量的事实和结论一下子压到学生肩上,在他的头脑里把一切都搅和在一起了。何况,要复习的不只是一门学科的教材,还有其他许多学科哪!正常的脑力劳动无法进行,学生的力量被使用得过了头。

怎样从教育学的观点来正确地组织复习呢?首先,我建议考虑到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譬如说,在九年级,复习几节物理教材跟复习几节历史教材,就远不是一码事。在布置学生复习诸如物理、化学、代数、几何这一类学科的规则、定律、公式和结论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主要地让学生完成实际作业——练习、应用题、画图、制表等等。同时,教师特别注意:学生要想完成一道实际作业,他就得熟悉两条或更多的原理。在完成这种性质的作业时,就在进行着一种对智力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过程——即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概括性的真理进行重新思考的过程。学生应当从新的、以前对他来说是未知的角度来看各种事物和现象。例如,数学教师为了复习而给学生布置一些应用题,学生要解答这些应用题,就得在头脑中既复习几何形的体积,又复习三角函数。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如果一条理论概括能跟另一条理论概括相接触、相联系、“挂起钩来”,那么就好像在知识的迁移上发生了飞跃:两条真理都被更深刻地理解了,学生在这些理论概括中看出了他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条,也使另一条变得更加明白了。

就代数、几何、物理这一类学科来说,我建议采用我校优秀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一种所谓综合复习。这种复习有许多变式。例如,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几何图形的模型,借助这个模型可以复习一系列重要的公式。或者教师指定学生们做出一些几何图形的示意教具,用它们可以直观地说明好几种定理。

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复习具有另一种性质。要把7、8节课所讲的教材复习一遍,那就等于要读40到50页书。在这里,当然不能用讲解新教材过程中所用的办法来进行复习。要复习分量很大的教材,就必须好像站得远一点来看它,以便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而次要的东西则不那么显眼。如果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从头至尾地反复地读,那就不仅会出现负担过重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材料的中心思想会被学生忽略过去,从而削弱了它们的教育作用。

应当教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你可以花几节课的时间来复习历史、文学的某些章节,具体地做给学生看,怎样不用从头到尾地读材料而进行复习。学生的知识面越广,其中能跟课堂上(以及课外所要复习的材料“挂上钩”的知识越多,对于教材的领会就越深刻。你要教给自己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从次要的东西中抽象出来,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东西上。这种技能是形成世界观的基本功之一。

还有一种复习方式。我在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时候,始终遵循一种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要求:让学生在每门学科的听课笔记里画一条竖线,在页边上留下一条空白地方,把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用红铅笔写下来。学生应当在翻阅听课笔记的时候,着重复习这些规则、公式、定理及其结论(数学和物理——每周复习一次,化学——每两周复习一次,生物——每三周复习一次。

。(快捷键:←(快捷键:回车

上架感言

要上架了,接到编辑通知的时候,我一种做梦的感觉。

在**看书已经两年多了,看多了就有一种想写的冲动,看多了太监作品,心里十分害怕自己也会坚持不下来。好在,我运气很好,一路写来,在各位读者大大的厚爱下,在三组组长小分队长和责任编辑安逸大大的指点帮助下,竟然顺利地签了约,今天就要上架了。

回想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有喜有悲有愁有乐,喜的是,书得到了各位读者大大的承认,虽然有这样或是那样的毛病,但是大家还是耐心地支持着我;悲的是,我那九十多岁的姥姥扔下我们自己走了;愁的是,我那三岁的丫头老是咳嗽气喘,屡治无效;乐的是,我终于也成了一名房奴,背着二十万的房贷住上了自己的房子。

毋庸讳言,《重生之大有作为》里有很多更大的痕迹,尤其是开头部分。但是我有信心,在下面的故事里写出自己的风采,写出不一样的重生。

看书时从来不知写书原来如此辛苦,每天都要晚上一点左右才能睡,早上六点多起床,因为我还有一份要糊口的工作。所以,我真诚地希望,您能用真实的订阅来鼓励我、支持我,让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顺,成就一番属于你我的作为。

三儿再次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与厚爱。

。(快捷键:←(快捷键:回车

第一章 醉酒

用力睁开干涩的眼睛,杨笑觉着眼眶里放着的不是眼珠子,而是两个木球,那么枯,略一转动就生疼生疼的,急忙又闭上,却如同满眼的沙子,酸涩的要命。

杨笑一伸手,从床头柜上摸起一个杯子,里面是满满的一杯水,凉水滑过炽热的嘴和食管,舒服。那一瞬间,杨笑很满足,多少年了,床头柜上放一杯水已经成了他不变的习惯。

是了,昨晚上喝多了,爸爸刑满释放,太高兴了,喝的实在是太多了,两斤多高度白酒,已经超过了他的极限,可他高兴。对了,这会儿,老爷子就睡在另一个房间呢,这是他自由以后的第一晚上,应该也是在沉醉中吧?

努力地撑起身子,杨笑摸着黑摇晃着出了房间,黑乎乎的客厅里回荡着爸爸那低沉的呼噜声,这老爷子,打呼噜的劲头还跟年轻那会儿一样有劲,多少年了,听到这个声音让他心里特别的温暖和惬意。

顺着门框坐在了地上,杨笑笑了,带着泪笑了,十五年了,真长啊……

“笑笑,快起来,怎么躺在这儿了?”耳边传来了一阵满含着嗔怪的声音,是妈妈?又做梦了!

“老杨,快起来,我一个人弄不动他,你儿子重得跟头猪一样!”妈妈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

真是妈妈?!

“嗯,这小子,不能喝偏要逞能,一杯酒就醉成这样了,这可不像我杨云青。”是爸爸?声音怎么年轻了许多?

杨笑努力睁开眼睛,眼前竟然是两个身影,正在嘟囔着把他往床上抬,心里一惊,杨笑竟然出了一身白毛汗,怎么可能?是爸爸和妈妈?是爸爸和妈妈!

天哪,妈妈已经走了十二年了,就在爸爸入狱三年后,她终于挺不住了,抛下他一个人走了。可现在怎么会……难道是?杨笑的心里满是怀疑,却没有恐惧,妈妈是不会害自己的。

“老杨。把灯打开。倒点水给笑笑。”妈妈扶着他地头。焦急地吩咐着。

妈妈地怀里是那么温暖。鼻端传来浓浓地香菜味儿。妈妈做菜总喜欢放香菜。结果都快成她地标志性味道了。

灯亮了。是真地。竟然是真地!杨笑努力眯起眼睛。坐在床边地真是妈妈。还是那么年轻。脸如白玉。发如墨染。眼角有两丝不易查觉地鱼尾纹。两眼里满是焦急。天哪。杨笑用力抓住妈妈地手。是真地。真是妈妈!

“老杨。快点。笑笑渴坏了!”妈妈急了。

“来了。来了!催什么呀。这不得弄成温地呀。喝完酒喝凉水最难受了!”爸爸弯着腰。端着一杯水。快步折了进来。

爸爸?昨晚上那个满头白发地老人竟然变成了一个四十多岁、风度翩翩地中年男子。威严而慈祥。正是他做平江县长时地样子。</br></br>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