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正在翰林院修书,便听得外院一阵人仰马翻,出门一看,赵觉披头散发,目眦欲裂,杀神一般骑在马上,见了梁鸿出来,只是道:“三皇子想见你,你去见见他吧....”说罢,他又黯然地说了一句:“以后好好待他。”然后像是不敢看梁鸿的表情似的,立即调转马头走了。
梁鸿想来,必是赵觉与谢荣昇又进一步生了误会。他看在眼里,却不说出口,心里有自己的一番计较。他认识谢荣昇,对谢荣昇动情已有十年,但谢荣昇却心系赵觉,这点他也明明白白,但他却不急。因为聪明如梁鸿,早已看得清清楚楚。这两人,谢荣昇从小得皇上宠爱,所以格外天真,不经世事,也不知如何表达情感,又见人少,不知自己有多么优秀,很容易就生了自卑的心思,把事往坏处想。而赵觉又在军中长大,糙人一个,虽对谢荣昇有情,但却未必说得出口,想必更不会有什么逾距举动。如此一来,这两人相处时间虽长,但感情进展却硬生生被拖下了。
这时梁鸿又在朝堂之事上与北地的燕王谢荣偃一同微微推波助澜一番,做出皇上属意燕王的假象。赵觉满腔对谢荣昇的温柔情意,故而一力要满足谢荣昇的所有愿望,一定要保谢荣昇登上皇位。因此赵觉虽早已存了为谢荣昇终身不娶的念头,但形势所迫,赵觉挣扎数月,终于还是接过了梁鸿抛来的假橄榄枝,以为如此保住了谢荣昇周全。
梁鸿看着谢荣昇强颜欢笑,心中虽为他怜惜心疼,但不由得还是长出了一口气。他筹谋十年,虽抵不过缘分,但也终于换来今天,只有他一人在谢荣昇身旁。
远处屋檐上趴着的大将军赵觉,见了这般和乐融融的场景,终于彻底死了心。从屋檐上翻下去,回了镇国公府。
番外·帘外春山(三)
五年后。
听着里间的声响,在外间屏声静气大气都不敢出的李总管想,这朝堂的局势啊,真是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又压倒东风。
且说三年前先皇驾崩,竟没有留下遗诏。这皇位之争,便落在了太子谢荣昇与北地燕王谢荣偃身上。太子最得先帝宠爱,但燕王在北地经营十数年,手握重兵,又有北地六镇的支持。朝中的大臣也是对半站队,半数武将都因曾和谢荣偃一同作战,仰慕燕王威名的缘故,效忠燕王。只有另外半数,因为唯镇国公赵觉马首是瞻而支持太子。
镇国公与太子一同长大,娶妻之前曾与太子同起同居,感情自然是不消说的。武将有自己的精神领袖,文官们自然也有。梁家四世三相,梁相梁铖虽已告老解官,但梁相的独子梁鸿可任着礼部尚书这个清贵官职,这个领袖之责,是当得起的。
但文官们心里也犯了嘀咕,不为别的,因这燕王妃正是梁相的亲女儿,梁尚书的亲妹妹。既然当初决定了嫁女,其实便是已经做出了政治选择,这么看来,这梁家该是燕王一派的了?但这燕王妃红颜薄命,成亲不久诞下小王爷,便已去世了。这层纽带,也就不那么牢固了。加上又有传闻说梁尚书与太子情谊甚笃,这到底怎么办?
梁鸿身处风浪中心,却岿然不动,八面玲珑,任谁也看不出他究竟站哪一边,一时之间,朝堂的局势被他搅得变幻莫测起来。
赵觉和梁鸿相识十余年,早已知了他的秉性。更何况赵觉本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从前不过是醉心沙场,不谋权术,才被梁鸿压制住一头。这两年来,他因想保谢荣昇而在朝堂上下了死力,因而梁鸿从前早做筹谋积累下的优势,如今已不剩几分,两人隐隐成了掎角之势。
直到传来密报说燕王大军已到了枫关,南下指日可待,梁鸿才不紧不慢地表明了态度,道:“太子勤学苦力,聪颖卓群,先帝在时,十分宠爱太子,何况按我朝法例,无遗诏,法当立储。”
文官这才领了意,听命于梁家的,自然再无二话,不听命于梁家的清流,也因立储是天朝惯例,并不有损三纲五常而毫无意义。加上燕王势力虽雄,但毕竟远在北地,赵觉力排众议,二十万赵家军从京郊一直守到枫关,燕王大军行到枫关,又打着“进关戍卫”的旗号,在枫关驻了一阵,就回了北地。
直到燕王呈上亲笔文书,表示全力拥护太子登基,定以身戍守天朝边境,不叫外族来犯。这皇位之争,才算尘埃落定了。
太子登了基,做了新帝。镇国公赵觉和梁尚书功劳应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多一头。若单从苦劳上而言,镇国公四处奔走,似乎当更受赏一些。
但新帝初登基,便一重圣旨下去,直接破格提拔了梁尚书接任其父职位,做了这梁家的第四位相爷,镇国公则无赏无罚,只封了他手下的一干将领,在圣旨上平平淡淡连带着对他嘉奖了一句。
梁鸿贵为相爷,大权在揽,日日进宫面圣,圣宠日眷,常有在宫中过夜的时候,宫人知道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因此并没有不好的传言。
镇国公则兢兢业业守着京师,却总也得不到皇帝召见。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