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ism)——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和利益。

1、利他行为产生的根源

生死情境下的选择:亲缘关系效应

互惠性利他主义(reciprocal altruism)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性行为。

利他主义为什么依然是人类基因组的一部分做出了另一个解释:女性相信那些有着明显利他主义倾向的男性会是好父亲。

2、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巴特森(daniel batson)指出,有四种力量使人们为公共利益做贡献:

* 利他主义: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 自我主义:一种绝对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亲社会行为。

* 集体主义:一种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 规则主义: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

巴特森同情—利他主义假设的证据:当你对他人产生同情时,这种感情就会产生一种提供帮助的动机。立刻产生的利他情绪比抽象的公平目标更强烈。

3、亲社会行为的情境效应

旁观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人们想帮助处于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是和情境的每一个特性相关的。

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会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帮忙。

(1)旁观者必须注意到紧急事件

帮助他人的行为取决于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情境做出准确的评价。

(2)旁观者必须认定事件为紧急事件

(3)旁观者一定要感觉到责任

不介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责任的分散。

二、攻击

攻击(aggression)行为

洛伦兹(karl lorenz):《论攻击》(on aggression) :人类没有进化出适当的机制来抑制自己的攻击冲动。直到发明武器之前,这些抑制的机制也没有进化出来。

研究者发现与洛伦兹不同的两点:第一,其他许多动物也具有同样的攻击行为。第二,人类对自己攻击行为的控制力量要比洛伦兹认为的更强。

求生的动机可能赋予了大多数物种某些暴力形式的天生倾向性。

1、个体差异

某些个体的攻击性比其他人更可能具有遗传基础。

如果人们的丘脑经历了不适当的刺激,它们就可能不能够抑制消极的情感而导致攻击行为。

存在于血液中的复合胺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可能会削弱大脑调节消极情感和冲动性行为的能力。

最富有攻击性的男孩具有最强的应激反应。

冲动性攻击(impulsive aggression)是个体对情境的反应,是由情感驱动的,最激烈的反应为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行为(instrumental aggression)是有目标指导和认识基础的攻击。

2、情境影响

(1)挫折-攻击假设

挫折——攻击假设(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挫折在人们获取目标受到妨碍的情境下出现,而出现挫折后人们比平时更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

人们对于失业的过度恐惧限制了由挫折所导致的暴力倾向

(2)温度和攻击行为

温度与人们的攻击行为之间有密切关系。

在温暖的天气里、晚上9点到凌晨3点,较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3)直接地激怒和扩大化

直接挑衅的结果同那些将会导致攻击行为的消极情境因素具有同样的效应。

一个扩大的剧本(escalation script),这是一种把文化规则进行编码的记忆结构,编码序列与人们对连续挑衅的攻击性反应逐步升级的顺序相一致。

3、文化限制

个体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的限制。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