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目录 下一页

苦儿流浪记前言

《苦儿流浪记》是十九世纪的著名法国小说,作者埃克多·马洛18301907是以发展并提高了当时的情节剧小说而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之。马洛是多产作家,生写过不下七十部小说,《苦儿流浪记》是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部。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而且直到百多年后的今天,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遗产中,作为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苦儿流浪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小说写的是个弃儿的历险生涯。它的开卷第个情节,便是个八岁的弃儿被当作牲口样出租的场讨价还价的交易。从这第个情节开始,弃儿雷米的命运就成了书中具有磁石般吸力的悬念;也是从这个情节开始,围绕雷米的命运,展开了作者精心设计的富于传奇性的诸如邂逅哑女买牛报恩身临贼窝蒙冤蹲狱亡命跳车亲人团圆等情节。《苦儿流浪记》不仅在情节上和人物悬念上具有当时流行的情节剧特色,它还同情节剧样,有着支主题歌。马洛成功地把这支主题歌铸进了弃儿雷米的性格和形象之中,使它成了这部小说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也使这部小说具备了音乐感染力。读者的心灵将在小说的哪个段落上颤动,作者也总是恰好在这个段落上举起他的指挥棒,让你听到小主人公唱主题歌时柔和而凄凉的童音。

情节剧小说,顾名思义,是以情节取胜的小说,它追求传奇性,强调戏剧性,因而往往偏离生活的真实。但是《苦儿流浪记》不同,它虽然穿的是情节剧的戏装,表现的却是当时法国天天都要发生的最真实的生活。它是面反映生活的明亮的镜子,但是,又是面离奇的镜子。它映照出来的,既有本来面目的生活,也有涂上了斑斓的离奇色彩的生活。马洛在《苦儿流浪记》中表露得如此频繁的那种劝善性的道德观,对我们并没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显然太抽象而且有偏见;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在小说中施展得如此娴熟的如此得心应手的以情节剧小说的面目出现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

小主人公雷米是真实的,因为他是千百个已经在天灾人祸中被吞噬了小生命的弃儿的化身。从弃儿雷米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成百上千个已经死去的雷米的尸体。在艺术想象力中复活了的化身,是真实的。

维泰利斯是真实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个曾经蜚声意大利声乐舞台的名歌手的悲剧下场。马洛的《维泰利斯倒毙图》,画出了个具有不可玷污的道德观和不可战胜的自尊心的强者的肖像。这并不是幅表现好心肠的圣像画,因为从画中人的肌纹和眼神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八七年的可敬的巴黎工人的硬骨头精神,这是幅现实主义的肖像画。

如果维泰利斯是小说中的座雕像,那么《特鲁耶尔煤矿水灾》就是小说中的重要的戏中之戏;是描写矿主只用几磅咖啡几片火腿就把有些工人轻而易举地骗进两百米深的地下去送命的出现实主义戏剧。马洛用去了那么多篇幅而且连细节也不肯放过地描画了那场灾难,当然不只是为了要表现几个幸存者的苍白的面孔,恐怕更主要是为了要让没有罹难的矿工们看到友爱互助是何等重要,也要矿主和神父们多听听绝望的寡妇们的呼号声。

至于《心里美先生病死客店》的故事,我们只好用同“化身”相近的字眼来说明故事的真实性。心里美并不是只具有奇异功能的驯猴,而是当时法国毫无生活保障死于贫病的流浪小艺人的幽灵。在这个悲剧里,我们似乎还看到了当时法国行业作坊里常见的有着天才但过早地死去的贫穷的年轻学徒的冤魂。心里美这个形象,也许是马洛含着眼泪写成的,因为它会使我们掉下眼泪。

《王子的奶牛》是马洛巧妙地揉进在这部小说中使小说本身和小说主人公都大放光彩的个类似童话的故事。因为美好的童话总是既离奇而又真实的。马洛描写的,或者说,马洛画在画布上的,是颗洁白知恩无私但又带点稚气的童心;它多么欢乐,多么凄凉,因而也多么真实!马洛说过,他的这部小说,是为他的小女儿露西写的;法国近代文学史上也说,《苦儿流浪记》迄今仍是法国青少年最爱读的小说之。《王子的奶牛》必然会激起青少年最美好的感情。

然而真正使这部小说显示较多现实主义色彩的,是作家宏观地描写了他目睹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出现在法国地平线上的,北自加莱海峡南至地中海滨海地区的个如此辽阔的充满了苦难和不幸的世界。

《苦儿流浪记》写成于八七八年,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建立第三共和的第三年,也是羽翼已丰的资产阶级准备实现工业化的前夕。马洛手中的镜子,对准的正是这个苦难世界中最具特征意义的图景,即:农村破产工人们恶劣的劳动条件童工数量的剧增和在法律允许下的对童工的剥削;这就使我们在书中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灾难性开端;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马洛在这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能:他搭起了个贯穿法国南北的满目凄凉的大舞台,让维泰利斯和他的戏班子,阿根老爹和他的家子,加斯巴尔大叔和他的推车工,在画着具有真实的时代特征图象的宽阔布景前,上演个个有时使你哭泣有时使你破涕为笑的“传奇性”节目。《苦儿流浪记》无疑是部在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上都已经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

写给吕西·马洛

我的孩子,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想到你,你的名字无时不在我唇边回荡。吕西她能感受到这个吗?吕西她对这个会感到有趣吗?吕西,我老是叫着这个名字。既然如此,这个名字便应当放在本书的首页。我还不知道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但不管怎样,它已经有了值得我高兴的成就,这便是:想到我能把这本书赠给你,想到你要读到这本书,我便感到心满意足和乐趣无穷了。

埃克多·马洛

..

第部 第章 在乡下

?小?说?天堂

我是捡来的孩子。

然而直到八岁,我直以为和其他孩子样,有着个母亲,因为每当我哭鼻子的时候,总是有位女人百般疼爱地把我搂在她怀里,摇晃我,我的眼泪也就不再流了。

没有回不是她亲我的小嘴后,我才上床睡觉的。当十二月的寒风夹着鹅毛大雪吹打白花花的玻璃窗的时候,她总是待在我身边,把我的脚捏在她手里捂着,面还给我唱歌。那歌儿的调子和几句歌词至今还印在我的记忆中。

每当我沿着野草丛生的小径或者在追地长着石南树的荒山野岭放牧而遇到雷阵雨袭击的时候,她常常跑来接我,撩起她的羊毛裙子,盖住我的头和肩膀,要我藏在里面躲雨。

而每当我与同伴吵嘴的时候,她便听我伤心的哭诉,并且几乎总是和颜悦色地安慰我或者规劝我。

这切以及其他种种事情,比如她对我说话的方式,她瞧我时的眼神,她对我的抚爱,她说我几句时候的亲昵的口吻,都使我相信:她就是我的亲生母亲。

然而,我是怎样知道她只是奶我的个养母的呢?

我的家乡,确切的说法,个我在那儿长大起来的村子,因为我没有自己的家乡,没有出生地,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这个我在那儿长大起来的村子叫夏凡侬,它是法国中部最贫穷的村庄之。

这种贫穷并不是村民们缺乏毅力或好吃懒做造成的,而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它所属的省是个贫瘠的省份,那里的表土层很浅,要想获得丰收,就得施肥和改良土壤,而当地又缺少这种条件。因此,除了偶尔可以看到屈指可数的几块耕地外至少我说的那个时期是这样,到处都是长着石南村和金雀树的荒地和除了荆棘什么也不长的荒野。在高出地面的大片荒丘上,长着些被凛冽的寒风抽打得再也长不大的干枯小树,它们胡乱地矗起着些扭曲得奇形怪状的枝杈。

要找到青翠茂盛的大树,只有走下山坡来到平川。高大的栗树和遒劲的橡树就生长在河边或小块的牧场上。

在块平地上,在条通向卢瓦尔河1支流的水势湍急的小溪边,有所房子,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

直到八岁,我在家里还从未见过男人。但我的母亲并不是寡妇,她的丈夫是个泥瓦匠,象当地许多做工的样他也在巴黎干活。从我能够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的时候起,他次也没有回来过。有时候他仅仅托回村的某个同他起干活的师傅捎个口信。

“巴伯兰大嫂,您丈夫身体挺好,他要我告诉您,工作还顺当。他又给您带了点钱来。喏,请点点。”

话就那么几句,但巴伯兰妈妈已感到心满意足:丈夫身体不错,他干的活儿能挣钱,他在养家活口。

巴伯兰长年累月住在巴黎,不要以为他与妻子不和,这种别离同夫妻不睦是毫不相干的。他待在巴黎,那是因为活儿把他留住了。等他年纪老,他便会带着笔积蓄回到老伴身边,老两口就可避免因岁月的流逝而丧失劳动力所带来的贫苦了。

十月某日的傍晚,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在我家的篱笆门前停了下来。那时我正忙着在门口劈干柴。他没有推门,只是抬起头瞧了瞧我,问我这里是不是巴伯兰大嫂的家。

我请他进屋。

他推开篱笆门,门轴吱呀响,他不紧不慢地走进屋里。

我从未见过这么腌臜的人。他从头到脚沾满了污泥,有的已干,有的依然是湿漉漉的,望而知,他在泥泞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久很久。

巴伯兰妈妈听见我们的声音,急忙走了出来。当这个生客跨进门槛的时候,她正好和他打了个照面。

“我从巴黎给您带消息来了。”他说。

定又是那几句简单的话,我们的耳朵快要听腻了。但是,这次他说话的口气和以前说“你丈夫身体挺好,工作还顺当”时的声调截然不同。

“啊,我的主啊!”巴伯兰妈妈合着双手惊叫了起来,“热罗姆定遭到灾祸啦!”

“嗯,是的。不过您千万不要吓坏了身子。您丈夫是受了伤,那是真的,但他没有死,可能残废了吧。他现在住在医院,我和他是同病房的,他趁我回家,让我顺便把情况告诉您。我不能多待,天快黑了,我还得赶三里2的路程呢!”

巴伯兰妈妈心想知道个究竟,她请客人留下来吃饭,说路很不好走,树林里有饿狼,劝他还是第二天清早动身为好。

客人在壁炉旁坐下。他面吃,面向我们叙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原来是脚手架倒塌,把巴伯兰半个身子全压在里边。因为有人站出来说巴伯兰不应当站在出事地点,所以包工拒绝支付任何抚恤金。

“真倒霉,可怜的巴伯兰!”他说,“真倒霉,脑子活点的人会有办法弄到笔赔偿费的,可您那丈夫分钱也要不到。”

那人烘烤着裤腿,烘干的泥块使裤子变得硬邦邦的。看起来他是真心难过,不断重复着“真倒霉!”这句话。他似乎认为,只要果真能够得到笔赔偿的话,残废了也还算值得。

“不过,”他最后这样说,“我还是建议热罗姆和包工打官司。”

“打官司?可要花大笔钱呀!”

“不错。不过要是官司打赢了”

巴伯兰妈妈真想去趟巴黎。可是这么次长途而费钱的旅行又谈何容易!

第二天上午,我们进村去请教本堂神父3。神父在没有弄清楚巴伯兰妈妈是否能帮她丈夫的忙以前,是不会让她动身的。他写了封信给接受巴伯兰治疗的那个医院的讲道神父4。数天后,他接到口信。信中说巴伯兰妈妈不用启程,不过她应当寄笔钱去,因为她丈夫受了伤,要和包工打官司。

几天几个星期过去了。巴伯兰常有信来,都是催着要钱的。最后封要得比前几封更加急迫,声称如果钱已花光,就该卖掉牛来筹足钱数。

只有和农民起在乡下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卖奶牛”这三个字所包含的痛苦和绝望。

对于自然科学家来说,奶牛是种反刍动物;那些爱好到乡间去漫步闲逛的人则认为,啃着青草的奶牛在抬起它沾满露水的鼻子时可以点缀风景;对于城里的儿童来说,奶牛可提供制作牛奶咖啡和奶酪的原料;不过在农民的眼里,奶牛却是宝中之宝。个农民不管他穷到什么地步,不管他家里人口再多,只要他的牛棚里还有头奶牛,他家就不会受饥挨饿。牧童用条牛绳,或者干脆用根柳条拴在牛角上,就可以沿着杂草茂密的小径放牧,那里的牧草是不属于任何人的。晚上,全家喝着奶油汤,用牛奶送土豆下咽。丈夫妻子和孩子,家老小全靠奶牛活命。

我们——巴伯兰妈妈和我——直到那时几乎还没有尝到过肉是什么滋味,然而,多亏了那头奶牛,我们的日子过得还挺不错。奶牛不仅是我们的奶妈,而且是我们的同伴和朋友。别以为它是愚蠢的牲口。相反,这是种十分聪明而且有灵性的畜生。你越是训练它,它在这方面的素质就越会得到提高。我们常常抚摸它,和它聊天,它懂得我们的话,经常睁着圆圆的温顺的大眼,知道怎样使我们很好地理解它想说的话和它的感受。

总之,我们喜欢它,它也喜欢我们。说到这里,我就不想再多说了。

然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分手了。只有“卖奶牛”才能满足巴伯兰的要求啊!

家里来了个牛贩子。他仔细地打量露赛特,东摸摸,西摸摸,露出不满意的神态摇摇头,嘴里说的是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说他不中意这头牛。说这是头穷人家养的牛,无法倒卖。说它没什么奶,用这种奶做的黄油质量低。末了他说,完全出于好心,想帮帮象巴伯兰妈妈这样位好大嫂的忙,他才乐于买下这头奶牛。

可怜的露赛特,仿佛已明白是怎么回事,哞哞地惨叫着,不肯走出牛棚。

“您绕到它后边去赶。”牛贩子说,边取下挂在他脖子上的鞭子,递给我。

“那不行!”巴伯兰妈妈说。

她牵着牛,轻轻地说:“走,乖乖,走呀,走。”

露赛特不再反抗。上路后,买主把它拴在自己的大车后面,它只能跟着马奔跑。

我们回到屋里很久后,还可以听到它低沉的叫声。

从此,我们与牛奶和黄油绝缘了。早上,啃的是片干面包;晚上,吃的是土豆蘸咸盐。

卖掉露赛特不几天,狂欢节到了。往年过节,巴伯兰妈妈总是给我做好吃的,又是油煎鸡蛋薄饼,又是炸糕,看到我吃得饱饱的,她总是高兴得眉开眼笑。那时我们有露赛特供应牛奶和黄油,我们总是把牛奶掺进面糊里,用黄油起锅。

现在我只好伤心地对自己说:再也没有露赛特了,再也没有牛奶和黄油了,再也不会有狂欢节了。

可是,巴伯兰妈妈做了件出乎我意料的事。尽管她是个不愿意东讨西借的人,这次她却这家要杯牛奶,那家讨块黄油。中午我回家时,发现她正往陶瓷面盆里倒面粉。

“哟,面粉?”我边说着,走了过去。

“对了,我的小雷米,这是精白面粉哩!你闻闻,香啧啧的。”她微笑着说。

倘若我有勇气的话,我真想问问弄这些面粉来是准备干什么的。正因为我太想知道了,我倒反而不敢开口讲出来。再说,我实在不想把今天是狂欢节这句话说出来,免得让巴伯兰妈妈心里不好受。

“面粉可以用来做什么?”她瞧着我问道。

“可以做面包。”

“还有呢?”

“做疙瘩汤。”

“还有呢?”

“天哪不晓得了。”

“怎么不晓得!你是个好孩子,你是不想说。你心里明白:今天是狂欢节,吃薄饼和炸糕的日子。可是你清楚我们没有牛奶和黄油,因此你不敢说,对不对?”

“啊,巴伯兰妈妈!”

“你的心思嘛,我早已经猜到了,所以我想了点办法,过这个节就不会让你愁眉苦脸了。你瞧瞧木箱里有什么?”

木箱盖猛地被掀开,我马上发现里面有牛奶黄油鸡蛋和三个苹果。

“把鸡蛋拿来,”她对我说,“我打蛋,你削苹果。”

在我把苹果切成薄片的当儿,她把鸡蛋打在面粉里,起调匀,还不时往上浇勺勺的牛奶。

面团和好后,巴伯兰妈妈把面盆搁在热灰上。只等天色黑,我们就可吃上薄饼和炸糕这顿晚餐了。

说真的,我觉得白天过得太慢了,我不止次地掀开盖在面盆上的布。

“你把热气放跑了,”巴伯兰妈妈说,“当心面发不起来。”

可是,面团照样发得很好,它渐渐鼓了起来,表面还有个个快要裂开的小泡,从发酵的面团里散发出鸡蛋和牛奶浓郁的香味。

“去劈点柴,”她吩咐我,“要烧明火,不能有烟。”

蜡烛也终于点燃起来了。

“往炉子里加木柴!”她对我说。其实这样的话她没有必要再说第二遍,因为我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刹那间,壁炉里燃起熊熊的火焰,抖动的火光把整个厨房照得通明。

巴伯兰妈妈这时从墙壁上取下煎锅,放在火上。

“拿黄油来!”

她用刀尖挑了块象小核桃仁大的黄油,放在平底锅里。黄油即刻熔化,发出吱吱的响声。

啊!这实在是股引起你食欲的好味道,我们很久没有闻到过这种香味了。

这也是种欢乐的音乐,黄油发出的吱吱声和轻微的噼噼啪啪的爆裂声。

当我如此聚精会神地听着这音乐般的声音的时候,院子里突然响起了脚步声。

谁会在这时候打扰我们呢?很可能是邻居家来借火的。

我没有去多想,因为巴伯兰妈妈刚把勺子放在面盆里,舀出勺||乳|白色的面糊,倒在平底锅里,摊出张白面饼,这种时候是不能分心的。

木棍撞击门槛,门忽然开了。

“谁呀?”巴伯兰妈妈问,连身子也没有转过去。

个男人闯了进来,火光照着他整个身子。我看见他穿着白色工作服,手里拿着根粗木棍。

“这里正在过节呀?别不好意思!”他粗声粗气地说。

“哎哟,我的主啊!”巴伯兰妈妈惊叫了起来,她赶紧把锅放到地上,“是你呀,热罗姆?”

然后,她把抓住我的胳膊,把我推到站在门口的那男人面前,说:“这是你爸爸。”

----------------------------------

1卢瓦尔河:为法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塞文山脉,流经中央高原,注入大西洋。

2指法国古里。法古里约合四公里。本书称里处,均指法古里,不另注。

3指负责本堂口教徒的宗教生活以及某些世俗事务如婚丧户籍等的神父。

4指在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监狱部队中担任神职工作的神父,亦称指导神父或神师神父。

.。

第二章 养父

我走过去,刚轮到我要去亲他的时候,他却用木棍把我挡。

“这是谁?你对我讲过”

“嗯,是呀,不过那不是真话,因为”

“啊!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他举着木棍,朝我走过来。我不由自主地往后退。

我干了什么坏事?我有什么罪过?为什么我要亲他的时候却碰了鼻子灰呢?

我没有时间去细想这些混乱的在我脑海中翻腾着的问题。

“我看你们正在过狂欢节呀!说来也巧,我的肚子正饿得咕咕噜噜响呢!你做了什么晚饭?”

“煎了些薄饼。”

“我看见了。不过,我步行了十里路,你总不能只给我吃薄饼吧?”

“可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啊!再说,我们没有想到你回来。”

“怎么没有东西?晚饭没有什么吃的?”

他环顾四周。

“有黄油。”

他抬起头,朝天花板上从前悬挂咸肉的地方看了眼。可是,挂钩上早已空空如也。现在,大梁上挂着的,只是几串大蒜头和洋葱头。

“有洋葱。”他说着,用木棍打落了串,“四五个洋葱头,加上块黄油,我们就有好汤喝了。把薄饼拿出来,洋葱放在锅里给我们炒炒。”

把薄饼从锅里拿出来!巴伯兰妈妈没有回嘴,而是急急忙忙地接她丈夫的要求去做。她的丈夫坐在壁炉边上的张长凳上。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目录 下一页